专题

>火星救援 >向着火星,前进!

向着火星,前进!


这是个外太空争霸偃旗息鼓的时代,无数个阿姆斯特朗争先恐后去月球上踩脚印的事,已被人说成了骗局,爆料人士自觉匡扶正义而沾沽自喜;旅行者一号更像英雄故事的主角,制造的是回忆,不是未来。科学重新坠落地面,坚挺着的只有科幻,或者无力资助航天事业的科幻迷,大家一遍遍刷新着自1956年以来,在现实中渐远,在幻想中渐近的故事。我们依然有一个外太空梦,在地球母亲的怀抱中,一次又一次艰难地出发,去寻找人类的第二个家!


关于火星

如果要离开地球,到另外一个行星上定居,作为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火星无疑是最理想的选择,而且火星表面有水和火山存在的迹象,与地球极为相似,而这些正是导致生命起源的基础,因而引起了科学家们普遍和深度的关注。就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各国政府、科幻作家、电影导演、新闻媒体乃至普通大众都对火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就在去年关于火星定居的新闻炒的沸沸扬扬,各种条件严格的选拔和长年的培训都弄得有模有样,让人感到总有一天,人们去趟火星就好像出门乘公交车一样。但时至今天,人类仍然没有登录那颗距离自己最近的行星。这个任务,只好交给科幻作家和电影导演来完成。

登陆火星似乎是科幻小说和电影永不过时的主题(只要人类还没有真正登上火星),自从1918年《火星之旅》开始,每年都会有几部更新。其中较为经典的有施瓦辛格主演的《全面回忆》,但是这部电影却是通过回忆旅行来讲述关于火星的故事,而电影设定中的火星跟目前那颗也截然不同,那里的火星不需要改造,因为那里已经有一个发达的文明。另外为影迷所津津乐道的电影《异星战场》的故事也是发生在火星,但男主也规避了星际飞行,而是直接穿越而来,并因为重力不同成为一个力大无穷弹跳如飞的超人,并且卷入了几大种族的冲突,在科幻的世界里越走越远,无怪乎一些影迷甚至称这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西部片。

跟上面两部电影不同,《全面失控》(又译作《红色星球》)审视火星的眼光显然更可科学和现实。无论是关于火星的描述,还是通往火星的过程,都极力靠拢实际,“临摹”着一幅将来可能会发生的画卷。


任务启动

这一切都发生在登月、主动向遥不可及的外星文明发出友好信号、以及开展星球大战计划和拍摄《星球大战》电影之后,这是《全面失控》,这是人类尝试在火星建立家园的冒险史诗。

2050地球已经拥挤不堪,人类开启改造火星计划,科学家们运用最新的科技,三十年间发射多部的无人机器到火星,计划溶解火星的北极冰帽,使火星的水与氧气能够溶解,再藉以制造海洋改变火星的大气层,使火星的温度与氧气的浓度都可以适合人类的生存——不得不说就设定而言,《全面失控》还是很靠谱的。负责进行该计划的机器出现故障,导致移民计划必须被迫延后,迫在眉睫之际,任务指挥官凯特率领人类史上第一批准备登陆火星的太空人——一群训练精良,具备特殊专长的专业人士——准备出发前往火星,修理故障的机具,推进火星改造计划。

影片第一个镜头是外太空俯瞰地球,和《2001太空漫游指南》有点像,然后镜头在火星和地球之间切换,随着旁白,一艘飞船划过屏幕。这个开头适用于任何一部外太空探索题材的科幻电影,换句话说,这种大背景设定,几乎就是太空冒险科幻片的终极公式,也许唯一的变量就是:“故事发生在飞船之内,还是飞船之外?

飞船飞过画面的镜头是同类电影必用的桥段,1979年《异形》在影片开始,把“诺史莫”号运输船船体压满整个画面,并慢慢在镜头中移动时,充分说明在科幻影史上,每一个里程碑式的细节,都并未改变初衷。他们要营造同样的感觉,人类在宏大浩渺中流浪的感觉,而且在这样的流浪中,感伤成了附带的情感,兴奋和恐惧才是主导,这样的开头一方面在幽深的宇宙中对比出人类的渺小,一方面又凭借秩序井然的科学技术发展带给人类带来无比强大的自信,极度的自卑和极度的豪情并存。《全面失控》从第一个镜头开始,就牢牢抓住了这样的感情基调,在后面的电影中,这种状态余音绕梁,经久不散……


每一个关于外太空的电影都有一个抢戏的AI

和科幻小说中机器人形象不同,机器人在电影中大致有三次明显的更新换代——比微软地道不少。第一代是“逻辑至上”,这一代中的佼佼者有《惑星冒险》中的罗比、《太空漫游》中的哈尔,就连《星际迷航》中的瓦肯星人史波克,也推崇的是机器人式的思维方式,并且大副还以此为傲。到了第二代就突然矫情起来,人类已经开始臆想着机器人的感情,比如《人工智能》中的大卫。这一代机器人可以全部划分到“情感派”。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第三代机器人必然是前两代的调和品:机器人可以有感情,不过是逻辑化的,所以,第一,他们不对自己的感情进行道德评判;第二,他们的感情都很极端,你总会看到它们在相同的情感追求上锲而不舍,其中的红人包括赫赫大名的班德、得抑郁症的马文和萌萌哒瓦力。

《全面失控》中的导航机器狗则返璞归真,它是典型的第一代机器人,它是绝对的“逻辑至上”派信徒,并且它和喜欢显摆自己灵光的大脑,对运动充满鄙视的极客不一样,它喜欢运动,甚至可以称之为“打星”。其实,它有点象《变形金刚》中的激光鸟,温顺的时候如小狗,凶暴如猎豹、狡猾似狐狼。这些“性格”都通过其肢体变形准确的表现出来,我认为它是本片中表现最出色的演员,可惜它是虚拟的,无法接受这一称号。

在这部影片中导航机器狗攻击人的原因并没有详细交代,只是简单地说因为太阳磁爆烧坏了线路,不过,这无关紧要。毕竟这部片子主要还是讲述人类和火星之间的故事,机器狗只是用来抢戏的。


终有一天,我们会在火星安家

有个现实很叫人沮丧,科幻片大多充满了自我批判精神,因此,每一项技术进步都会引发灾难,搞基础理论研究的科学家都是怪人,不爱洗澡,不喜欢与人交流等等,他们负责承担亦正亦邪的道义重压(很多时候,他们也负责卖萌)。《全面失控》也是如此,它开头提出某种设想,然后开始孜孜不倦地向人们解释这个设想对人类是多么的有用,然而,随着影片的推进我们会发现一切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

影片集中描述了火星残酷的环境,以及在残酷环境下人性中丑陋和高尚的方面。虽然经历了坎坷,但是影片最后还是给出了一个大圆满的结局,和其他类似的电影一样,影片的整体格调还是上扬的,外星探索的故事属性,本质就是人类和其他文明、人类和宇宙这一自然存在的交流和碰撞,科幻创造者对这些对象充满了敬畏,批评依然集中在人类自身,很少会有电影批评宇宙,这显得很傻,也很少批评外星文明,除非这种文明是用来影射人类自身的,比如某种极端的政治体制。这种心理不难理解,在科幻的世界里,人是自卑的,否则我们会因自满而停止幻想。另一个科幻大类赛博朋克也从相反的方向证明了这一点,赛博朋克的格调基本是下沉的,它塑造的世界充满了不美好的事务,因为,赛博朋克的世界里,幻想的文明不是来自其他族类或自然,而是来自人类自己。

我们称地球为母亲,它是地球文明的摇篮,但是,如果我们一直在母亲的怀里,我们将永远都是幼儿,为了实现自己的成长,我们必须学会离开。火星作为人类的第一选择,它承载着精神寄托,象征着开拓宇宙洪荒的精神,即便在地球上,人类的进步也伴随着拓荒,如果人类失去了对星空的探索欲,那么人类的文明将进入衰退期。

事实上,自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开始,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外太空的探索,截止到现在,我们已经在火星上发射了十几艘探测飞船,火星神秘面纱在逐步被揭开,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某一天火星成为我们的第二家园,我也热切期盼着这一天的真正来到!




(本文版权属于星云网,个人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商业使用请联系星云网)

 


喜欢 0 评论
分享

精华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0/140
*
由创企科技提供成都网站建设.成都网络营销
Copyright 2011-2015科幻星云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24304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川B2-20120098

登录科幻星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