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的巨龙》——关于中国科幻事业及其它的一些个人看法

 

十五年前,我开始写科幻。十年前,2003年,我发表了第一篇作品。从此也开始走入被称为“中国科幻事业”的圈子,后来人们还给这个词改了个后缀,变成了“中国科幻产业”。

 

2003年的时候,产业尚未被提起,但“中国科幻事业”这个词倒是每天都无比热烈地被讨论着。

 

我很困惑。

 

那个时候我19岁,年轻,冲动。有着步入成人世界的年轻人那种天生的愚蠢与小心翼翼。我觉得自己一定是脑子有病或者比起别人来格外地笨,因为我怎么也没法理解“中国科幻事业”这么庞大的一个概念,囊括了那么多的作家和那么多的作品,囊括了过去、未来和现在,甚至包括了向人们普及科学思想的重任、开发孩子们想象力的使命(说真的,指出孩子需要开发想象力,就好像在说大海需要灌溉一样),还包括了赶超英美等先进国家为中国人赢取骄傲的重大意义。

 

我那个时候很小心,我觉得我不能向人们暴露我的无知。于是我就昂起头,和大家一起说着“中国科幻”这样的词语,就好象我和他们一样懂得这个词似的。

 

这一说,就是十年。

 

“中国科幻事业”变成了“中国科幻产业”,但我仍然无法理解它。我看不到它,也无法认知它。就像是一条悬浮在空中,不可见,喷吐着没有热量和形状的火焰的巨龙。我经常和别人一起谈论它,大笑或者严肃认真,装作我真的在乎或者完全理解这个词语的重要性,而我们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前进着,装作我们并不需要金钱或者真正的荣誉,而不是一个轻飘飘的没有实体的单词。

 

2006年,我成了一个编辑。2010年,我辞职。2011年,我又成了一个编辑。2012年再次辞职。最终我成了一个自由撰稿人,并且自己运营着一份独立的电子杂志。我穿行在书市、书店、批发市场和印刷厂之间,我穿行在出版人和作者之间,我到论坛和贴吧去,听听那些评论科幻的人,都在说什么。

 

他们说,中国科幻事业。后来渐渐地,变成了“中国科幻产业”。

 

我很惊讶,原来大家都能看到那个我看不到的东西呀。这岂不是说明我是如此的怪异、不正常和有病吗?我感觉非常地惶恐。

 

但我确然是看不见的。

 

而且我很累,很疲倦。我渐渐地不再装作自己能看见。我想要知道我看到了些什么。于是我开始调查和寻找,把我能看见的东西都写下来,写在稿纸的背面和素描纸的白边上。我记录啊记录啊,记录了很多东西,一遍一遍地看它们,想要从中间看出“中国科幻产业”那个不存在的轮廓来,就像科幻世界当年封底的3D图一样。

 

我仍然看不见。

 

那么,我看到了些什么呢?

 

我看到的是每年以10%-20速度跌落的实体书销售量(如果只看书店不算网店是30%的跌幅)

 

我看到的是去年一年内倒闭或不得不转入电子出版的多家幻想/悬疑类型文学杂志(《悬疑世界》《九州幻想》《天漫·轻小说》《飞·奇幻世界》《今古传奇·奇幻》等)

 

我看到的是从2%起的版税,千字30的固定稿费以及拖延长达一年零四个月不曾支付的稿酬;我看到年轻的和年长的作家们或转型或忙于工作或忙于家事,再也不曾动笔;一年前我抱怨自己写作速度太慢,一年后我发现自己写得太快,手握四部长篇成稿,却找不到足够多的可靠的出版方来出版它们。

 

我看到匆忙打上“科幻”标签出版的其它类型小说,跟在《三体》之后蜂拥如潮,并在数个月后迅速出现在3折处理书店;

 

我看到“所有版权均属于出版方”的暴力合同、“我们的经费不足所以封面设计不好”的托辞以及“读者都太苛刻了你看看百度贴吧那些评论,这可不是作者和编辑的错”。

 

我看到抄袭、仿写、剽窃和为它们辩护的声音。我看到谎言——对自己写的作品是否原创而撒谎、对能否按时支付稿费款项或者作品的商业推广能力而撒谎。

 

我看到在“中国科幻产业”这面大旗之下,人们忙于把一切能够抓到的东西收入“中国科幻产业”里,包括质量低劣的作品、国外译介来的名著、为了商业推广而写作的软文,还有房地产和度假村。把这一切垒成高高的街垒,站在中间,困惑地问:中国科幻要如何才能突围?

 

这儿没有墙啊。

 

列举这些事实让我看起来像个悲观主义者。但我事实上很乐观——乐观到会辞职并相信我从科幻写作中获得的稿费能够支持我的生活。我知道并且相信在中国,科幻有着很丰饶的土壤。年轻人从电影、游戏、电视剧、动漫和网络上了解科幻,远比他们父辈所知更多。他们仍然阅读,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在网上。他们仍然阅读。他们寻找乐趣,对于“中国科幻事业”或者“中国科幻产业”这样缥缈的巨龙或许全不在意,但他们坐下来也许就会和你扯一扯时间旅行,外星人,或者机器人统治世界。这些人或者欢笑,或者挑剔,或者不掏钱(盗版),或者掏钱。他们阅读,打游戏,看电影。他们知道什么是最棒的,也知道应该在领导/校长讲话的哪一个时段睡觉最舒坦。

 

我知道有很多的出版社、书商和独立媒体人都在关注科幻。他们或者专注于引进国外的名著,或者专注于培养本土作家。我还知道有很多独立的电影制作人选择科幻类的题材作为他们的微电影主题。他们或者各自为战,或者相互提携。

 

我用了十年时间撒谎。现在我要把这句话大声地说出来:

 

我认为“中国科幻事业”是不存在的。不存在这样一个庞大而又虚无缥缈的东西。

 

但中国是有科幻的。

 

它存在于那些微小的地方,每一个作者的文稿里,每一份科幻小说的出版合同里,每一个编辑的选题报告里。每一本书,每一个封面,每一张插图,每一个微电影视频……

 

我曾经和一个科幻迷交谈,她非常年轻,有着惊人的活力和热情。她有一个很大很复杂的计划,问我对这个计划有何建议。

 

把这个大计划下面所有的可能性都列出来。我说,然后选择一个你能做的,开始。

 

我想。我和她也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和那些追逐着,相信着“中国科幻事业/产业”这条巨龙的那些人也没什么不同。我们都希望有那样一条龙存在,那样世界会变得更好。

 

只不过我不再尝试去追赶那条虚幻的龙了。

 

我想要试试看,能不能自己先打造出一块真实的鳞片来。

 

End

 


喜欢 5 收藏 0 评论
分享

精华评论

  • 2015-11-09 14:52:29挖地雷OL
    ==
  • 2014-04-29 20:43:11黄海
    情况跟台湾像透了啊,所谓「暴力合同」一词,讲得太真切了
    佩服您写出这一句有力文句,形容同样发生在台湾的事,
    我一直认为写作是修行事业,但修得的成果不该是这样被践踏...
总计 2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0/140
*
由创企科技提供成都网站建设.成都网络营销
Copyright 2011-2015科幻星云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24304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川B2-20120098

登录科幻星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