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怀斯——一个伟大的科幻导演

罗伯特·怀斯执导了《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人间大浩劫》(Andromeda Strain 1971)和第一部星际迷航电影:《星际迷航:无限太空》(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 1979),笔者希望在此做个简短的回顾。 

如果要你列出几个最伟大的科幻电影导演,有几个名字会一下子涌现在脑海里,Stanley Kubrick,,可能还有,George Lucas或者 James Cameron。榜单上还能加上Paul Verhoeven, Andrei Tarkovsky或者天马行空的Terry Gilliam。 

在讨论科幻时,有一个名字不一定常常会被提到,这就是Robert Wise。作为一个美国电影工作者,怀斯入行时是一个RKO的音乐、电影编辑(他在《公民凯恩》做的幕后编辑工作为他赢得了一座奥斯卡),而后他多元化的事业涵盖了音乐电影(《西区故事》、《音乐之声》)、恐怖电影(《盗尸者》、《鬼入侵》)、喜剧、惊悚片和战争片。 

怀斯涉猎广泛,又多因音乐电影获奖(《西区故事》和《音乐之声》都为他赢得了最佳导演和最佳影片),他的科幻电影相对而言也许并不那么抢眼。但是《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人间大浩劫》(Andromeda Strain 1971)和《星际迷航:无限太空》(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 1979)都属于他执导的最好电影。前两部都可以荣登最伟大的美国科幻电影之列,而《星际迷航:无限太空》尽管褒贬不一,在今天看来仍然令人赞叹。 

接下来让我们依次看看这三部电影,也希望能够提醒大家,怀斯完全值得被列入伟大科幻导演的名单里。


《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  1951)

《地球停转之日》的故事简单得近乎幼稚,但其中蕴含着永恒的吸引力。一个飞碟降落在了华盛顿的中心,从中走出了一个面容憔悴却举止优雅的外星人,他名叫Klaatu(由穿着银色宇航服的迈克尔·伦尼扮演)。他身边站着Gort,一个亮闪闪的机器人,他装备着能把人类武器化为乌有的能量射线。 

Klaatu给人类带来了悲惨的消息:修正人类好战的倾向,特别是断了人类想要制造核武器的念头,不然的话,宇宙中某处的力量会为了他们自身的安全,而毁灭地球上的人类。不用多说,Klaatu没有能够顺利地传达他的意思,所以他不得不决定展示一下自己的力量,导致了如题中写的地球停转了一天。 

迈克尔·伦尼作为主角,卓越地出演了原子时代的“救世主”。尽管他的角色出于和平的目的来到地球,这个好战星球上的人还是拿枪指着他,当他试着与地球人讲道理时,迈克尔•伦尼的表演带着忧郁气质。电影的造型设计也可圈可点,从Klaatu线条简练的飞船(将现代感与1950年代经典的飞船造型相结合),到外观完美的机器人Gort。好吧,诚然,对于看惯了尖端计算机合成图像技术的我们这代人,Gort看起来不怎么令人信服,但是他仍是那个时代最具特点的机器人。他的安静无声,拖拽的步态和简单粗暴的毁灭性力量都为他竖立了鲜明的反面形象。 

在那个电影年代,银幕上充斥着具有英雄色彩的入侵者和被辐射增强的怪物,《地球停转之日》作为科幻电影的一部经典作品,有着不同寻常的深思熟虑,极富戏剧性,又制作精良。这部电影给世界带来了第一句科幻电影口号:"Klaatu barada nikto"——这使Gort驯服的三个单词,从那儿以后时不时出现在其他电影里。 

地球停转之日在2008年翻拍了,主演是基努里维斯。为了体验一下原汁原味的反战科幻精品,请务必看一下1951年的原版电影。 


《人间大浩劫》(Andromeda Strain 1971)

作家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有着少见的天赋,他可以把科学情节巧妙编织成灾难情节,无论是《西部故事》(也是他本人执导的)中疯狂的机器人,还是《纳米猎杀》中横行的微型机器人,更不用说《侏罗纪公园》里杀气腾腾的恐龙。 

在1971年,怀斯导演了改编自克莱顿小说《人间大浩劫》的同名电影。对于作者来说,它仍是他本人编撰的最惊悚的噩梦情节之一,最主要的原因是《人间大浩劫》读起来确有其事。在新墨西哥州的一个小镇,一种外星病毒爆发开来,一小撮科学家龟缩在一个地下实验室,为了防止病毒散播,投身到了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中。 

令《人间大浩劫》受人注目而且比较不寻常的原因是,怀斯赋予了电影主题以现实意义。尽管能力均衡,制作团队并不星光熠熠。片中没有什么观众熟悉的元素,观众被代入了高压锅一般煎熬的悬念中:很少有电影能把科学家做实验和讨论实验理论的场景拍得如此引人入胜。 

这些元素将电影推到了令人激动的高潮,早已幽闭的实验室变为了苍白的、激光防御的监牢。必须告诉大家的,当作品被改编成电影时,迈克尔•克莱顿比多数其他作家都干脆地放开了手。虽然不可能像斯蒂芬·斯皮尔伯格指导的《侏罗纪公园》那样色彩丰富、取悦观众,然而《人间大浩劫》整体而言还是富有智慧、令人不安,充满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气息。 


《星际迷航:无限太空》(Star Trek: The Motion Picture 1979) 

对于企业号船员在大银幕上的初登场,时至今日粉丝意见仍有分歧,但是对于作者来说,这部电影算是演技精湛、大气恢弘、摄制精良。我想要斗胆评价它是到目前为止,拍得最美的一部星际迷航电影,Douglas Trumbull制作的视觉特效在35年后看来还是禁得起考验。 

《星际迷航:无限太空》中库克船长和他的伙伴们出发去探索一片庞大的可能会吞噬地球能量云。近距离观察后发现,这片云原来是由外星人工智能种族V’Ger控制着,V’Ger用机器人克隆了船员伊利亚上尉(造型魅惑的波西斯·坎巴塔),并解释说它正在寻找制造了它的人…… 

这部电影时长超过了两小时,怀斯执导这部星际迷航电影,不可否认是冗长的,而且死一般地严肃,相比两年之前上映的《星球大战》所带来的奇幻氛围,这部电影可能并不符合观众的期待。应该为这部电影辩护一下,《星际迷航:无限太空》有着弹眼落睛的场景设计(我也得说,是花了令人头疼的一大笔钱才建造出来的),也有Richard H Kline贡献的上乘摄影。在此之前,Richard H Kline曾在《人间大浩劫》中与怀斯合作。我最喜欢这部电影的一点是,在影片的高潮段落里,船员好像真的遇见了的外星来客和未知生物,电影的真实感非常强烈。在这个方面,怀斯在电影里很好地贯彻了电视剧精神,即着重表现了一群人探索新世界,以拓展人类对宇宙认识。 

随着1982年《星际迷航II:可汗怒吼》的上映,茁壮发展的星际迷航电影系列转向了一个充满令人激动情节的领域(112万美元的预算,相比催人泪下的460万美元,也要实惠很多),《星际迷航II:可汗怒吼》也是一部充满才气的作品。但是《星际迷航:无限太空仍》徘徊在我脑中,尽管有着一些缺点,但是这部电影对于宇宙深处存在着的神秘实体的描绘,着实令人印象深刻。 

在制作了无限太空之后,怀斯从此跳出了科幻领域,再未回头。他最后一部发行的电影是几乎不为人知的舞蹈电影Rooftops,于1989年上映。但是在从1934年2000年(当年他导演了他最后一部电视电影,他于2005年逝世)漫长的电影生涯里,他横跨了令人惊叹的电影类别,但他的科幻电影作品仍是他作品中最好的一部分。Klaatu barada nikto简直了!


科幻星云网翻译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http://www.denofgeek.us/movies/robert-wise/241174/the-sci-fi-films-of-robert-wise


喜欢 0 收藏 0 评论
分享

精华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0/140
*
由创企科技提供成都网站建设.成都网络营销
Copyright 2011-2015科幻星云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24304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川B2-20120098

登录科幻星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