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会带我们上火星吗?


改编自安迪·威尔(Andy Weir)同名小说的新电影《火星救援》(The Martian)引起了大规模的讨论,有关于电影本身的讨论,也有一群科幻迷热爱着这类激励人们探索宇宙的小说,他们也成了讨论的对象;还有像NASA之类的技术流,他们觉得火星是人类下一个宇宙登陆点。去年,我给这部小说写了一篇书评《当我是个火星人》,长篇大论发表了我对于小说本身的看法,但是我也心存一点疑惑,自己是否真的想到火星去。成长在上世纪50、60年代,读过的所有科幻作品都给我留下了同一个印象,那就是火星一度成为胜地。但是,几十年后,所有机器人探索火星的行动让我相信火星只适合机器人和地理学家登陆。

 


成千上百的地球人依旧想去火星,NASA最近发布了雄伟的航天计划,预计在2039年造访火星。另一方面,昨天我读了三篇文章,对人类造访火星的愿望提出了质疑。第一篇是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艾德·瑞吉斯(Ed Regis)写的这篇《我们不要移居火星》可能是三篇里最具批判性的。瑞吉斯提出了疑问,为什么会有人愿意在一颗胶囊里住上七到九个月,胶囊里的生存空间大概也就跟一辆SUV差不多大,困在胶囊里这么长时间,也只是为了到达火星,这个大气稀薄、满是岩石、而且不知道比地球寒冷多少的目的地。

 

除此之外,克里斯·钱伯斯(Chris Chambers)在《卫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内容有关火星之旅对心理的影响。他认为,跟去火星相比,直接去监狱也是个有力的替代选项。在文章里,这位博主把殖民火星与下地狱画上了等号。我不太清楚,究竟有多少人有实力(重读)到达火星——还能真正享受这段经历。我怀疑这世界大概也没几个这样的人类吧。

 

我不得不推测,梦想去火星的绝大多数人是不是都是因为读了科幻小说,才火星心存幻想。我承认,我当初想去火星,就是因为我把火星想象成了罗伯特·A·海因莱因(Robert A. Heinlein)笔下的样子(《红色的行星》(Red Planet)、《斯通一家闯太空》(The Rolling Stones)、《火星少年》(Podkayne of Mars)、《异乡异客》(Stranger in a Strange Land))。我认识一些比我年纪还大的家伙,还梦想着想去巴松(Barsoom),艾加·莱思·布劳夫斯 (Edgar Rice Burroughs)的科幻小说书中火星的地名。难道金•斯坦利•罗宾森(Kim Stanley Robins)和本·波瓦(Ben Bova)笔下的火星就少了一丝一毫浪漫气息吗?相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机器人传回的数据,有任何一本科幻小说没有逃避现实,而是传达出在这颗红色行星上生存究竟有多严酷吗?

 

火星最冷可以达到摄氏零下142度,而且表面空气稀薄的程度相当于离地球表面有四座喜马拉雅山那么远。究竟为啥会有人想去住在火星,连在火星上短暂停留也受不了吧?我能给出的最佳答案是都是科幻小说惹的祸。为什么小说里虚构的故事就能让读者那么不理智呢?小说确实引人入胜。虚构作品是给人们除了现实以外的第二个选择。如果我们好好分析一下自己,阅读是不是恰好反映出了一种对冒险和旅途的向往呢?或者说阅读是否反映出我们觉得现实生活很无趣,因此只是想去其他地方换换心情?亦或是我们想成为一个与现在的自己不一样的人?过去孩子们想成为的宇航员,是因为宇航员都是声名远播的传奇人物,但是现在飞出地球的宇航员大多默默无名。如果我还是个小孩,就算像我现在一般了解火星,我可能还会想要去往火星。为什么会有那么强烈的吸引力呢?

 

就跟我在文章一开始写的那样,《火星救援》这部电影正在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兴奋之情,人们对于电影本身有期待,人们也希望看到载人航天器真正到达火星。自从哈勃太空望远镜上天以后,天文学一直经历着一场大型复兴,变革远胜于开普勒、哥白尼和伽利略的年代。我认为,太空探索使一些人认为,存在本身有着重大的意义。这种目的论本身是不是就来自于对科学的热爱或者对于科幻小说的热爱呢?

 

 

 


科幻星云网翻译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

http://auxiliarymemory.com/2015/09/24/are-we-going-to-mars-because-of-science-fiction/

 


 


喜欢 0 收藏 0 评论
分享

精华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0/140
*
由创企科技提供成都网站建设.成都网络营销
Copyright 2011-2015科幻星云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24304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川B2-20120098

登录科幻星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