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星刘慈欣——Tor冒险牵手中国作家,终获丰富回报


参加科幻盛会有着种种优点,其中之一便是能够与你心中的偶像们擦身而过甚至亲密接触。 

几年前,在我将要出发去圣路易斯参加Archon大会时,我收到了一份来自Bantam Spectra出版社的提前通知证明,内容关于一部即将上市的奇幻小说。我随手把证明塞进了行李,并带到了这部小说作家的读书会。当时在场的观众只有寥寥七人,所以在读书会结束以后,我与这位作家好好聊了一番,他还亲切地给我的书签上了名。这位作家不是别人,正是乔治·R·R·马丁(George R.R. Martin),这本书自然就是《权力的游戏》(A Game of Thrones)。 

事实上,想要接触到那些在公开场合能吸引大批观众的作家,到小型活动上会容易得多得多。打个比方,可能你在当地图书馆见到尼尔·盖曼(Neil Gaiman)是大事一桩,但是在世界奇幻奖时,跟他一起去酒吧喝上一杯就容易许多。 

当然啦,也有一些特例。有少数作家享有巨星待遇,就算是业内专业人士也如此。我亲眼看见,斯蒂芬·金(Stephen King)在1984年到我的家乡渥太华来参加世界奇幻大会,无论何时何地,只要他一坐下,瞬间就聚集起索要签名的长龙。我提前了一个小时到会场排队,只是为了在他《魔符》(The Talisman)读书会举行的时候我可以坐在前排(虽然最后我还是把座位让给了斯蒂芬·金的太太,泰比莎·金(Tabitha King)这样她就不用在会场后面站着了。)今年六月,我又目睹了一次作家享受此种巨星待遇,就是在科幻界的当红辣子鸡《三体》三部曲(《三体》、《黑暗森林》、《死神永生》)的作者刘慈欣到达芝加哥参加星云奖颁奖典礼的时候。

 

刘慈欣先生当时第一次到美国,正作为一个出版作家在美国各地宣传,并准备参加星云奖的颁奖典礼。他的第一部英文版本的长篇小说《三体》在去年11月由Tor出版公司出版,入选了此次星云奖最佳长篇小说的候选名单。

 


刘慈欣,科幻界升起的巨星 


2015星云奖周末活动上的刘宇昆和刘慈欣(吉斯·斯托克斯(Keith Stokes)摄影) 

现场与1984年的斯蒂芬·金出现时如出一辙。距离刘慈欣开始在登记处报道只过了短短几分钟,现场马上响起了人群讨论的嗡嗡声。现场的人群边伸直脖子,边交头接耳说:“是不是他?”当时,我正在站在前台旁边,我注意到书籍收藏家大卫·威洛比(Dave Willoughby)从我身边呼啸而过,向着他的酒店房间跑去,他去拿他为了这样的场合提前准备的几本《三体》。“就是他!”他冲过我身边时,上气不接下气地低语道。 

第一列签名队伍排起来的时候,刘慈欣都没什么时间走到对面的赠书桌去。参会者们马上清空了桌子的一块区域,催着刘慈欣快点开始签书。我溜达出去,去瞅了瞅某个座谈会,等到我15分钟后回来以后,刘先生还在那里,硬要说有什么变化的话,队伍更长了一些。 

当刘慈欣不停地签着名的时候,我有机会和他的两个同行者交谈一会儿。他们好像对于刘慈欣享受的待遇一点都不感到惊讶。 

“在中国,他就是巨星。”其中一人向我解释道。

 

翻译作品的问题

 

 

莉兹·戈林斯基(Liz Gorinsky)艾伦·B·怀特摄影

 

我要向大家坦白一件事。我对于翻译的小说一直不太感冒。但实际上,当我第一次看到《三体》的实体书时,我马上产生了兴趣……直到我发现它是从中文翻译过来的。 

我对它的兴趣咻地滑落了。我以为,每个人都知道翻译成英语的科幻小说在美国卖出不去。天知道Tor在想什么? 

但是没过多久大家就开始讨论《三体》了。然后就认真了起来,《三体》获得星云奖提名,然后获得雨果奖提名。不是所有获得大奖提名的小说都能被普罗大众接受,但是《三体》实实在在吸引了大批读者。到了开春时节,大家都明白知道Tor手里捏着的是一部铁定大卖的小说。另一件显而易见的事情是,Tor出版社和《三体》的责任编辑莉兹·戈林斯基(Liz Gorinsky)比我不知道明智到哪里去了。 

我现在认识了出版业的许多聪明人。我可能不是其中一个,但是我至少懂得,Tor出版一本翻译成英语的中文书,为它付出了市场销售和宣传的大笔开销,不仅仅是基于超人的智慧,这样的投资也需要足够大的勇气。向美国市场推出这样一本书显然有着不小的风险。你不常见到有人冒那么大的风险,但是一旦这把赌赢了,就能改变业界。 

在芝加哥的星云奖现场,我不仅走运遇上了刘慈欣本人,我还遇上了莉兹·戈林斯基。戈林斯基是那种看起来一直忙个不停的人——不停地走动,不停地说话(这两者通常同时进行)。但是她也非常地友善,很乐意坐下来与我聊聊这本书。我很高兴有机会能与她分享我对于《三体》大获成功一事的惊奇和对于她慧眼识人能力的惊讶,她能够看出刘慈欣有改变(美国)市场的潜力,而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这一点。 

我本意并不想把这次闲聊变成一次采访,但是慢慢地几乎能算得上是采访了。在之后的几个月里,莉兹和我通过邮件和电话持续沟通着,在此期间,她与我分享了一些她对于美国科幻奇幻出版行业的洞见,并揭开了《三体》在美国出版过程的神秘面纱。 

我十分好奇的一件事是,在她推动这本书出版的过程中,她究竟遇到了哪些阻碍?Tor出版社里有一个大天才——是不是就是莉兹呢?出版社内部是否有阻力呢?她是不是为了出版《三体》,不得不把汤姆·多赫尔提(Tom Doherty, 译者注:Tor出版社的创始人)绑在椅子上,大声向他朗读这本书?本书的销售团队如何?为了让这本书面世,她究竟做了哪些努力?

 

以下是莉兹的回答: 

“在我实际操刀之前的几年,我一直与业内的人讨论出版科幻译作流程中的各种操作问题,而根据最常听到的说法,“把文本翻译过来”总体上而言是最艰难的一环。我可以肯定,多数情况下这种说法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是幸运儿。《三体》三部曲是由中国的一家书籍出口公司,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推荐给我们的,同时这也是“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这一项目的一环。这家公司借助作家兼译者汪梅子的关系,最后通过刘宇昆的经纪人乔·蒙蒂(Joe·Monti)联系上了我。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支付了《三体》第一部的翻译费用,并承诺会翻译之后两部,所以对我来说,我能够像评价其他任何英语书籍一样地去考量《三体》三部曲的出版价值。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原本计划联系刘宇昆和乔尔.马丁森(Joel Martinsen)来翻译前两本,再找第三名译者翻译第三本,但是到头来他们还是找回了刘宇昆来翻译第三部。

 

业内出版的书籍的出版流程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就是反反复复推销这本书,先推销给总出版人,再推销给副出版人,接着是Tor的核心销售/市场部/宣传部的员工,最后是把书推向外部市场的更大的销售团队。在《三体》的出版过程中,在每个环节中都多多少少有一些阻力,因为在美国市场上许多译作的质量都不令人满意——因为这样的问题频繁出现,所以在出版外国作品时,必须参照少数几个标准,包括可观的销售额(对于《三体》而言,《三体》三部曲在中国卖出了超过两百万本),超高评价以及译作的质量,它们是用以衡量某本书能否成功吸引美国读者的可靠指标。

 

尽管刘慈欣在中国知名度很高,但是当我们开始准备出版时,他在美国这片土地上就是一个无名小卒,所以Tor内部有一些人可能认为《三体》系列就是一个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卖不动的项目。所幸我设法说服了业内的一些人,告诉他们《三体》是一部很棒的书,和那些失败的翻译故事毫无干系,如果这招没成功,我会说读者将会对《三体》会产生特别的兴趣,因为当下我们美国人对中国在全球文化版图中所扮演的角色十分好奇,但是来自中国的纯正的文化产品在美洲大陆还相对少见,所以这本书有潜力去吸引大批文化旅人。

 

从其他方面来看,出版《三体》的过程实际上没什么特别之处。但是校订的过程与其他书籍有一些区别,因为我想尽量使英文版接近中文原版,所以叫停了对于整书的校订,我没有要求改动任何原文中的实质内容。如果我是第一出版商的话,我可能会要求改动一些地方,但实际上我没有。我对行文措辞确实进行一些校对修订,基本上算是标准操作,除了有某些地方会让译者们来决定是否同意,他们也会把一些争议问题传达给刘慈欣,让他来解释写作的本意。”

 

与中国合作 

 

The Three Body Problem, Chinese edition

《三体》 中文版

 

你应该已经发现了,随着我们谈话的深入,内容也越发引人入胜。我原本主要关心的是,在着手把一本中国小说推向美国读者时会遇到的挑战,然而问题不仅仅止于此,还有其他问题牵扯入其中。 

当翻译一本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书籍时,你难免要与当地政府打交道。我猜想这个过程可能多少有些瘆人。(我只有和塔吉特(Target)商店的收银员打交道的时候才觉得瘆人。小姐,你能别翻我新买的内裤了么?)所以当你编辑出版一部小说的时候,那个庞然大物可能还监视着你,感觉多少有点古怪。 

所以我麻烦莉兹回答一下有关这方面情况的问题。这究竟是怎样的经历?

 

莉兹: 

“与我们合作的公司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国国有的书籍进出口公司。我想这大概是他们第一次打包出售一部科幻作品。与中国公司共事的时候,几乎每天都有新鲜刺激的各种挑战,但是很遗憾我不能告诉你太多我们与这位商业伙伴之间来往互动的细节。 

但是,我觉得我可以告诉你的是,有一些在英文出版业内不可动摇的做法与中文出版业界的固有做法不太一样。因而,我们双方于此就会进行激烈的讨论,我们争论的话题从详细解释为什么Tor在各个环节倾向于选择某个特定的说法、某个策略,包括制定计划、款项支付、书籍印刷、费用清算,深入到需要为合同附上哪些附加条款等等。 

幸而,除了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以外,我们并没有与其他中国政府部门有太多的接触,但是我们时不时还是需要通过采访、报道进行抗议,反对《三体》系列在中国互联网上被禁,我们也关注《三体》的实体书不能通过中国的审查系统一事,最后在中文版里,书中有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情节被挪到了中间,而这些内容在英文版里是处于开头的。” 

 

好吧,轻松愉快的内容到此为止。在销售这本书的时候,你们遇到了哪些挑战? 

从以往经验来说,读者在买书的时候会被有熟悉感觉的书所吸引。Tor如何克服美国读者对于中国科幻的陌生感?

 

莉兹: 

“我们在Tor之外推广营销《三体》的行为主要分成两部分:其一是在科幻核心读者圈中推广。在吸引那些有固定阅读喜好的读者这件事上我不太担心,因为那些喜欢舒适地阅读熟悉的书的读者确实可能对这部小说有些抗拒,所以在(美国)科幻圈里推广刘慈欣的过程,就跟把任何一个初出茅庐且令人惊艳的小说家推销给从未听过这个名字的读者一样。 

就算是原本认为自己不喜欢阅读译本小说的读者,在看到各路英语国家科幻作者都赞誉有加之后,也会不禁对它产生兴趣;他们也可能会对刘宇昆的译作有些好奇,因为他在出版第一本小说之前就已经有些名气了,因为他是唯一一个凭借一篇短篇小说将雨果奖、星云奖和世界奇幻奖统统纳入囊中的传奇作家;又或者,他们愿意去读一到两章小说的节选,这可能就燃起了他们对全书的阅读兴趣。 

其二是,另一批完全不同领域的读者,对他们来说这本书的主要吸引力源于他们对这本书的好奇,这样一本架构宏伟的中文畅销书要如何变成英文版,这种好奇驱使着《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纽约客》、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和科技博客Gizmodo都热情洋溢地报道了《三体》一书。这些媒体平台通常很少报导科幻内容,但是无独有偶,他们的神经都被这本书刺激到了。为了挖掘小说背后故事的非纯粹幻迷读者群对这本书发表了我从事这一行业以来从未见过的极高评价:譬如说,我觉得哈佛法学院俱乐部在此前从未给予科幻小说如此高的关注。”

 

 

成功

  

见证这本书大获成功着实给我上了一课。 

星云奖颁奖周末的那个周六晚上,到了刘慈欣签名环节的时候,刘慈欣入住酒店时的场景再次上演,不过这次人群更庞大了。书商格雷格·凯特(Greg Ketter)在签名的房间里摆了一张桌子(卖书),他告诉我说,他把《三体》摆上桌面的速度有多快,书卖得就有多快。 

有一些作者面前排队等候见面的粉丝们整齐有序、人数稳定,比如获得大师奖的拉里·尼文(Larry Niven),又比如在漫长而卓越的写作生涯中赢得十一次雨果奖和七次星云奖的康妮•威利斯(Connie Willis)。但是与刘慈欣以及他的译者刘宇昆面前的漫漫粉丝长龙相比,之前提到的两位作家面前的队伍就相形见绌。 

这样的万众瞩目属于一位只出版了一本英语小说的男人。 

今年六月,《三体》没有获得星云奖最佳长篇奖(这项殊荣颁给了杰夫·范德米尔(Jeff VanderMeer)的《Annihilation》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但是本月初,在华盛顿州的斯坡坎市(Spokane)举办的世界科幻大会上,《三体》荣获了科幻界的最高荣誉——雨果奖的最佳长篇小说奖项。《三体》的精装版依旧卖得飞快。在八月11日,Tor也上市了续作《黑暗森林》的精装版(由乔尔·马丁森Joel Martinsen翻译),延续了系列的辉煌。 

这般的一夜成名可不多见。实际上,翻译小说要成功着实不易。 

我是个加拿大人,所以自然而然地对加拿大的科幻奇幻作品有着浓厚兴趣,这其中包括加拿大的法语科幻作品,与英语科幻作品相比,法语作品中蕴含丰富而独特的法国文化。最好的法语加拿大科幻作品总会被出版巨头挑走,再翻译成英语,推向美国市场。每每看到加拿大法语作家中的大腕——乔尔·尚普蒂耶(Joël Champetier,代表作《龙之眼》(The Dragon’s Eye))、伊夫斯·梅纳德(Yves Meynard,代表作《The Book of Knights》和《Chrysanthe》)动不动就被美国读者忽略,我都痛心疾首。  

 

 

究其原因,当然不是书本身的质量问题。娥苏拉·勒瑰恩(Ursula K. Le Guin)说伊夫斯·梅纳德的代表作《The Book of Knights》是“一本无法预测、充满幻想、引人入胜的奇幻小说”,在2012年的《轨迹》杂志(Locus)上,勒瑰恩在评价编辑大卫·哈特维(David Hartwell)的年度成就时,她说道: 

“哈特维今年最大的成就便是发掘了法裔加拿大作家伊夫斯·梅纳德,他拥有成熟老道的写作技巧和新颖原创的想象世界。” 

此外,乔·沃尔顿(Jo Walton)在她讨人喜欢的文章《过去的十年中让我心神激荡的八部奇幻小说》(Eight Books From the Last Decade that Made Me Excited About Fantasy)中,她写道: 

“伊夫斯·梅纳德的《Chrysanthe》继承了吉恩·沃尔夫( Gene Wolfe)和罗杰·泽拉兹尼(Roger Zelazny)的传统,超越了邓塞尼(Dunsany)和莫里斯(Mirrlees)。书中也有着现代感,因为梅纳德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是一位获奖的法语作家——所以这本书与我们之前看到在书架上标记为“奇幻”分类的绝大多数小说都大相径庭。这本书带你穿过重重阴影,引领你到无人涉足之地。大量的奇幻小说中使用的魔法都合乎逻辑——我叫它“现实魔幻主义”。我在这里提到的所有书中,只有的《Chrysanthe》和《Olondria》这两本书一点都不符合这种描述。我喜欢小说有理有据,但是我也喜欢像想象力卓越的超凡作品,《Chrysanthe》就能让你获得这样的阅读体验。” 

然而,《Chrysanthe》的英文版由Tor在2012年五月出版,之后马上销声匿迹。它从未在市场上大规模地以平装书出版。 

必须得承认,现实就是如此艰难:就算是Tor这样的大公司,也很难卖得动译本小说。

所以Tor是否对《三体》大获成功感到惊讶?他们是否预料到这样的市场反应? 

以下还是莉兹的回答: 

“从任何角度上来说,《三体》都比我们料想的要更为成功。我不能透露我们出版书籍的具体销售数据,但是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本书卖得比我们出版过的绝大多数书都多,特别是对于一位刚刚开始与我们合作的作家而言(几乎没有这样的销量)。这本书收获大量超赞的书评(包括行业杂志上两篇星级评论),也受到各种奖项的关注,这都让我们难以置信:除了获得雨果奖、星云奖、轨迹奖的提名,《三体》还被提名了约翰·W·坎贝尔奖(John W. Cambell)、普罗米修斯奖、Reddit首届年度科幻实体书奖,还有美国华人图书馆员协会最佳书籍奖。 

自卡尔维诺《隐形的城市》以后,《三体》是第一本获得这些科幻奖项提名的译本小说,这件事真是既令人迷惑又让人高兴。我甚至还听说了一件事,虽然我无法证实这个说法,说是《三体》可能是所有翻译成英语的中文小说中最成功的一本。如果说我们从未期待或盼望这些荣耀,就实在是太矫情了。” 

 

The Dark Forest, Chinese Edition

《黑暗森林》中文版

 

《三体》的成功是否使莉兹(和Tor)都更乐于考虑出版更多的中文科幻(或者,总的来说,外语科幻)?既然从业者已经走过一遍这样的流程,他们是否愿意与另一位作家再重现这样的过程? 

又及,如果要给其他考虑出版中文翻译作品的出版商一些建议,他们会怎么说? 

莉兹: 

“《三体》的成功当然多多少少给以后同类的项目铺平了道路。举个例子,我在(出版《三体》)之后马上就拿到了一本小说选集,是由刘宇昆编辑的基于三体世界观的短篇小说集。另外,在《三体》之后我推动出版的第二个译本小说计划是荷兰作家托马斯·奥尔德·赫维尔特(Thomas Olde Heuvelt)的小说,在此过程中,我可以告诉我们的销售团队,尽管他们对翻译项目总是持怀疑态度,但是他们还是得认可我在翻译项目上还是颇有建树的。我当然欢迎和愿意出版更多译本小说,我对此跃跃欲试,但是依然有许多阻挡译本小说出版的坚实的障碍:其一,获取译本小说的成本远远高于英语小说。因为与出版商通常付给英语作家的定金相比,英语出版商负责找人翻译外文原文得付出额外的开销,这一开销大部分情况都超出了出版社愿意付给原作者的价格的底限。大型出版社里的销售团队已经看过太多失败的翻译项目,所以很难让他们给出与前期投入相匹配的预估销售额,(商人肯定不愿意做亏本生意)。 

我强烈建议正在考虑出版译本小说的出版人去和有过这类出版经验的同僚们聊聊,之后再考虑是否要落实项目。出版英语书也不容易,但是至少预估会准确一些,我手上的两个译本项目的表现就无法预料——这两个项目大不相同,与“寻常”的出版项目也不一样——这些项目之间的差异远比我想象的更大更显著。出版过程中,你可能遇到的最大的陷阱是,你根本不知道自己对于某个外国市场究竟有多陌生,直到你原本的设想被现实打脸,然后只能惊讶地接受现实。”

 

有一件事我觉得其实挺讽刺的,《三体》中提到了一个物理学界最大的未解之谜——如何预测三个星体之间引力的相互影响造成的位置和轨迹变化,其实可能也给现代文学界的一大难题指明了方向:虚构小说在中国以及其他迅速崛起的国家中爆炸性地发展,而我们要如何从其中获利?

 

展望未来 

 

Deaths End, the upcoming third volume

《死神永生》,即将面市的《三体》系列第三册

 

在未来的十到十五年间,《三体》一书在美国读者中的成功对中国科幻意味着什么?它的成功会否使外国的各种科幻作品都更受美国读者的青睐? 

我读到到了《轨迹》杂志的评论员加里·K·沃尔夫(Gary K. Wolfe)8月28日发表在《芝加哥论坛报》(Chicago Tribune)上的文章《雨果奖:狂暴小狗的败北反映出科幻界正逐步多样化》,沃尔夫在文章中提出的观点可谓真知灼见。他在文章里提到在今年各个奖项的评审过程中,自说自话的“小狗行动”终于被挫败了,除此以外,他还提出了几个精彩论点。 

第一,今年的雨果奖统统颁给了非英语作品,这是史上第一次,这对于自豪地称自己为“世界科幻协会”的组织来说,自然是发展过程中的分水岭。第二,小狗们悲痛于某类作品几乎再也没有出版过,而获奖的作品——那些不在小狗名单上的作品,实际上几乎完美地代表了该类作品。 

以下是沃尔夫的部分评价: 

“雨果奖最大的奖项,最佳长篇小说奖颁给了由刘宇昆翻译的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这是第一部获得雨果奖的非英语长篇小说。最佳中篇小说奖由荷兰作家托马斯·奥尔德·赫维尔特的《世界颠倒之日》(The Day the World Turned Upside Down)获得,这个题目可能也很好地形容了颁奖典礼前这个颠三倒四的夏天。 

赫维尔特的小说由利亚·贝特(Lia Belt)自荷兰语翻译成英语,这也是雨果有史以来第一次,没有将任何奖项颁给英语国家作品… 

所有这一切中极尽讽刺的是,虽然雨果奖近年来越来越多样化、国际化,但是它从未真正摈弃过小狗们认可的那类冒险小说。今年早些时候,我在芝加哥碰到过获奖作家刘慈欣,他明确告诉我说,他自己的偶像是经典大师罗伯特·A·海因莱因(Robert A. Heinlein)和艾萨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三体》一书讨论了与外星种族三体人之间的交流,他们企图侵略地球,把地球作为接纳他们危在旦夕的文明的难民营,不必多说,这就是科幻小说中最古老的一类情节。约翰·斯卡尔齐 (John Scalzi)是遭到小狗们咒骂的主要目标之一,这个白人男性在2013年凭借《红衫》(Redshirts)获得了雨果奖,这是一部参考了《星际迷航》的太空歌剧冒险小说。在今年被小狗名单搅得一团乱的中长篇小说提名中,屹立不倒的是南茜·克雷斯(Nancy Kress)的《昨天的族人》(Yesterday’s Kin),这是一个写得很棒的故事,以一架外星宇宙飞船停靠在纽约港作为开头。 

我猜想,对于小狗来说这些小说的问题在于,没有一部是纯粹照搬那些老梗的。有时候作者采取了讽刺性的描写(比如斯卡尔齐),有时候作家又引入了政治色彩(刘慈欣在小说的开头就直刺文化大革命)。”

 

你应该已经注意到了,沃尔夫谈及的另一位雨果奖得主荷兰作者托马斯·奥尔德·赫维尔特就是莉兹下一个出版项目的主角。《十六进制》(Hex)是赫维尔特第一本被译成英语的小说,将在2016年4月26日上市,出版商自然是Tor。 

科幻行业的局势大改革并不仅仅局限于长篇小说。《克拉克世界》(Clarkesworld)杂志于在线科幻杂志中占有毋庸置疑的领先地位,它已经获得了一次世界奇幻奖、三次雨果奖和一次英国奇幻奖,这本杂志在去年年末为它的中文科幻翻译项目筹集了1.2万美金,现在它每一期杂志中都收录有一篇翻译成英语的中文科幻故事。你可以去看看最新的一期的杂志,刊登的是韩松的《安检》,最初刊登于《南方人物周刊》,由微像文化(编者注:英文版《安检》译者为刘宇昆)翻译。 

最后的问题,这是不是“中国入侵”的开端?中国科幻作家是否会大举进攻美国市场,就像上世纪六十年代英国音乐铺天盖地进入美国?科幻会否成为帮助美国理解中国的使者,反之亦然?我不造(编者注:原文为‘I dunno’),各国文化是否会通过文学作品相互交融?

 


我们还是再看看莉兹的回答: 

“作为科幻编辑,我其实不太愿意预测未来,所以我只能说,我希望三体的成功会为更多他国科幻小说创造机会,并带领它们走向成功。我不认为这是海量中文科幻作品占领美国市场的前奏,但是我希望美国读者不仅认识到他们会喜欢中国科幻,也要了解到中国科幻并非千篇一律,每个国家中不同的作品都拥有各自的魅力与多样性,正如同不同的文化、国度之间的作品所拥有的。 

我不会异想天开地下结论说,出版译本文学可以带来世界和平或者达成什么其他宏伟目标,但是我认为这一切能帮助我们理解认识到,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都和我们身边的人一样复杂多样、丰富有趣、人情练达,这样的相互理解可能有助于促进全球人民互相理解,不再以文化刻板印象来互相判断,至少对于那些选择阅读别国文化作品的人来说,(他们能有这样的理解认识)。”

 

不论在未来几年中国科幻的市场如何变化,Tor和戈林斯基都和刘慈欣一起成功地在美国市场乘风破浪。刘慈欣已经出版的两部作品是今年美国市场最令人激动的科幻作品,第三部《死神永生》计划于2016年4月5日上市。 

请去读一读三体系列吧!

 

 

 

科幻星云网翻译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链接: 

https://www.blackgate.com/2015/09/04/cixin-liu-the-superstar-how-taking-a-risk-on-a-chinese-author-paid-off-big-for-tor/  




 

喜欢 8 收藏 0 评论
分享

精华评论

  • 2016-08-20 12:24:18艾尔罗基斯坦
    回复 日月旗磁铁的。
  • 2016-08-20 12:23:43艾尔罗基斯坦
    没人是完美的,你可以帮他改。而且完全符合每个人的审美观的东西不存在,所以改动之物请尊重大部分人的审美。
  • 2016-06-24 04:51:14日月旗磁铁
    呵呵。所谓文革移中间不是为了更有悬疑性吗?想想,一上来就写叶文洁是不是等于柯南刚一开头就有弹幕指出凶手?开头是一场奇怪的会议不是更好吗
总计 3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0/140
*
由创企科技提供成都网站建设.成都网络营销
Copyright 2011-2015科幻星云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24304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川B2-20120098

登录科幻星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