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科幻加温,台湾团体七位成员莅临幻想公园

 

 

台湾科幻加温 强迫升级

                       〈黄海〉

               

董仁威老师10月8日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受访问,全面扫描了大陆和台湾的科幻动态,有助于两岸相互了解,董老师才学兼备,文理兼胜,创作丰收,作品多,见识广,对华文科幻的推广和耕耘,功不可没 ,已是当今华文科幻文坛上的领航和启迪大师。星云奖到今年办了六届,台湾也感受到科幻发展的福泽和热力。

 

回顾华语科幻星云奖成立之初,我本来不是很了解,因为名为「全球华语」的「星云奖」,是在大陆的「银河奖」之外加上了这一奖,感觉有其重迭性,而台湾的文化出版业自二十一世纪以来衰落严重。出版科幻为重点项目之一的猫头鹰出版社,陈颖青社长指出,根据近年一般书籍的销量统计已下跌四成,台湾出版业已崩盘五年。我的观察,文学作品出版零落,科幻也难提出像样新作,就算有超水平的作品如吴明益《复眼人》卖出到英、美、法版权,获得几个国家的翻译出版,属于具有高度文学艺术价值的科幻;由于大陆观点不同,类似作品就没有进入大陆视野,或因信息流通不足,大陆少有人知,不曾被广泛讨论,未能成为华语科幻星云奖的标的。

 

在台湾,被纳入主流文学作家阵营的,诸如张大春(时间轴)、纪大伟(膜)、吴明益(复眼人)、伊格言(噬梦人)、贺景滨(去年在阿鲁巴)、高翊峰(幻舱)、张启疆《26》、宋泽莱《废墟台湾》,作品具有科幻色彩,由于主流文学对科幻有隔阂,与科幻挂勾或参加星云奖未必热衷,台湾科幻发源于主流文学,包括我自己在内的作品,早期都是从主流文学脱离而出,另立科幻招牌;我对主流文学与科幻两者的融合很有期待,也有研究解读的著述。在大陆是以硬科幻倾向的核心科幻为主,台湾作品有明显差距,落后多年,台湾不像大陆积极发展太空科学受到大环境鼓舞,台湾也没有明显的科普区块,可以作为科幻的促进剂。

 

台湾近年创作出版不少推理科幻小说,如陈浩基、宠物先生合着《S.T.P.E.》、林斯谚《马雅任务》、叶覆鹿《小城市》、宠物先生《虚拟街头漂流记》、薛西斯《H.A.》、苏健轩《完美基因》、冷言《辐射人》、廖大鱼《宅星ONE》、王乙荀《飞向仙女座》、高普《轴心失控》….这些作品比纯科幻还有市场,却无法进入大陆主流科幻视野。他们是否获得星云奖青睐,作者好像也不在意,大陆要怎样来看待这些作品呢?我曾发明了「泛科幻」这一名词来包容这类掺有科幻元素的作品,包括李敖《虚拟的十七岁》、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苍蝇王》,或是春上村树的某些作品。

 

陈楸帆非常钦佩台湾作家吴明益,他2013以科幻现实主义《荒潮》获得长篇小说星云奖时,跟我说,抱憾创作之前没有找来《复眼人》 阅读参考,事后才知两者有同样的主题,都是探讨环境灾害的现实主义科幻。

 

科幻星云奖第一届我没参加,第二届2011董仁威先生来台邀请了三位,张之杰、李伍熏和我,全程免费招待去成都参会。老友张之杰说,台湾在两岸团体的交流的经费上很窘迫,官方没预算,大陆若有来团参访,台湾的作家个人无力负担,所以他到大陆时尽量不受招待,(2014年12月刘慈欣与北京儿童文学团体来访,台北的两岸儿童文学会的接待就很窘迫) 。2011年董仁威先生邀请我赴成都参加大会,我当时还说,把我的名额让给他人,因为10月间我要到美国探亲,两儿子移民美国十几年,早已是美国公民,失联状态,只有老爸去看他们了,十月是最好的天气。董先生说补助名单不能更改,2011年我遂跑一趟成都,取消美国探亲之行了,这是我首次参加星云奖。

 

2011星云奖成都大会,我遇到香港来的李伟才博士、大陆的科普博士王卫英,我们谈到科幻既然属于小众,每年华文科幻星云奖受奖人,可能面临新人难产问题,台湾香港更不用说了。由于参奖的短篇、中篇小说只有在大陆刊物发表才有能见度,才能端上台面,台湾很难找出作品参奖。之后有一年台湾也就挂零。

 

由 于2011我受到全程招待,心有不安,无以回报,只有努力在台湾倡导科幻。两年后的 2013,我主动自掏腰包参与太原的第四届星云奖大会,以回报上次受招待之恩,这回主辨单位给了我落地招待,感谢董仁威老师安排。2014北京星云奖大会,我出版的四百页科幻论述《科幻文学解构》入围,最后与吴岩老师平分秋色获得科幻评论金奖,北京主辨单位给了全程招待,今年 2015我又有少儿图书作品〈纳米魔幻兵团〉入围,为了促进台湾朋友的科幻热忱,就试着带头申请了台湾的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的文化交流补助,我填写的表格样本和相关邀请书,给了朋友们比照准备和填写,终于获致每人一万元台币赞助。申请摸索的过程耗费心力时间,也得到快乐的回报。基金会的张晏榕小姐说, 据她所知,从来没有人申请过文学类的交流补助,我们能申请成功是创举。我在想,今后台湾来此参加星云奖大会,或许可以比照辨理。

 

参加2013太原的星云奖大会,回到台北后,我向姚海军、吴岩老师反应了老问题,台湾因为媒体衰落,作家都有谋生问题,难以专心投入写作,更无处发表作品,除非大陆有媒体提供发表机会,否则台湾参选作品每年势必挂零,或者极少作品提名,建议推介大陆适当刊物发表台湾作品,吴岩老师推介了刘秀娟主编的《文艺报》,我自己就与较熟悉的《新科幻》、《科幻世界》密切取得连系。

 

台北的科幻文学写作沙龙简称〈创作坊〉的运作,是于太原星云奖大会之后,也是中华科幻学会第一次会员大会选举理监事之后,2013年年底前启动,每隔一个月左右,大约十几人左右的团体,每位作者提出各人创作相互讨论批评,由于〈创作坊〉努力耕耘,两年来,我推荐了平宗奇、欧若奇、唐澄暐作品在《科幻世界》发表;平宗奇获邀为《科幻世界》基本作家。罗际扬、李伍熏、石林散人(林中天)、林育民、云山、默渠、薛西斯和我八人的作品发表《新科幻》月刊,2014年8月出刊了台湾专辑。这中间赵晓旭老师是审稿人,我必须揣摩《新科幻》取稿原则初步过滤修删,有的是与赵老讨论后,发交原作者修改,最后赵晓旭老师与大家在北京见面,把样刊和稿费交给我们台湾作者;我有如完成了一件大工程。

 

稿件的处理加上联系稿费发放的过程,非常烦琐而费心费力,我年事已高,打定主意就是为同好们做一次开路先导,建立投稿发表渠道,以后就让朋友们自谋发展。我以为,让这些还在起步阶段的写作人作品发表并领到稿费,是对作品的肯定,有如得到一座奖牌,在人生旅程中留下难忘记忆,建立写作里程碑。2014年12月初刘慈欣随同北京儿童文学访问团来访,大家在台湾大学图书馆参观台湾女作家桂文亚的手稿展览,她介绍自己有生以来领收到的第一笔稿费单,她将它裱制成框永留纪念,我心有戚戚焉。

 

作品如果在无稿费的刊物发表,可能是未经编辑审核 ,无以显示作品的水平和份量。最终,我推介的作品获得发表,每人也都领到稿费,石林散人选择不领稿费,多要几本《新科幻》样刊,我本来宣布放弃稿费,《新科幻》好意给了我,我就转给了石林散人。事后知道《新科幻》就在2014年年底停刊,想到我与他们连系接洽稿费的事,无异落井下石,让我愧歉难过。

 

《文艺报》发表了平宗奇〈慈母之光〉、郑文豪〈零机率〉,主编刘秀娟小姐与吴岩、 韩松在《2006年度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选》的对谈科幻让我印象深刻,二十一世纪前后大陆的科幻高潮后已逐渐走下坡,疲态已现,之后刘慈欣重新带来蓬勃,这回刘主编与我连系,我更感受到她处理稿件的严谨不苟,稿费移交吴岩老师北京见面再面交,区区稿费,过程曲折。《蝌蚪五线谱》网站发表了郭伟文〈尸花〉、罗际扬〈一颗蛋〉、唐澄暐〈水怪接触者〉还有我的〈秦始皇到台湾〉,考虑到平面媒体刊物的字数容量,我尽量控制好在五千字左右。《蝌蚪五线谱》虽然是电子网站,高超小姐选稿甚严,佩服她们眼光独到,她也邀我参加〈光年奖〉的评审,大陆作品水平之高,感觉台湾难以望其项背,稿费的转交同样艰苦曲折。我又受孙悦、林苡安〈星云网〉之邀,评审〈联合征文〉感触更深,优秀作品俯拾皆是,实在难以论断高下。

 

董老师说到他2010来台参加两岸科普论坛时,顺道访问我,来寒舍小坐,看到我把房子分隔出租,生活窘迫,才补助我到大陆参加星云奖,这点他有所不知,房子分隔是不同的楼层,台北寸土寸金,谋生方式不得已,他提到因此补助我参与星云奖,这点让我感激又不自在啊。

 

今年2015有李伍熏长篇科幻《3.5:强迫升级》、唐澄暐中篇科幻《脱岛者》、黄海少儿科幻图书《纳米魔兵团》分别入围星云奖,平宗奇入围最佳科幻新秀。

今年赴成都参加星云奖大会,以上入围名单中除了以唐澄暐未到之外,还有林茵(女老师,少儿科幻作家)、杨胜博(科幻理论家)、罗际扬(科幻小说家),人数与去年一样,一共七位,比起当初2010星云奖开办时,台湾的热度己逐渐加温,非常欣慰。

 

台北的科幻〈创作坊〉从2013年底激活,借着大陆正在勃发的科幻热量之助,我个人略尽棉薄之力, 中途又有《科幻世界》编辑王维剑、上海女作家王侃瑜透过网络联机参与讨论或提出作品,台湾科幻作家李知昂、老友张之杰也来助阵,老中青搧风点火,期待台湾科幻加温增热,强迫升级。

 

(完)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2015成都大会

台湾团体七位成员介绍

 

张俊格(笔名平宗奇)1983年出生于台北市。毕业于私立六和高工机械工程科,后转读南华大学生死学系。曾从事丧葬礼仪服务,现从事机械相关产业。台湾「中华科幻学会」会员。

身为一个台湾的「八零后」世代,我们曾历经最市侩的时代,也生活在经济饱和发展后,经济逐渐停滞的现代。身边充斥的,不再是对未来、科技的乐观,而是人们失落之余,对社会发展、人际关系的省思。

当人们向富足、便利的生活苦苦追寻之际,往往猛回头,才发现自己遗失了原本向往的幸福。我认为科幻作品,既有幻想成分,也有责任用想象力为人们持续地描绘未来的蓝图。

 

  

黄炳煌(笔名黄海)1943年生于台中市,老爸是江西人,抗战前来台定居,当时是还被称「支那华侨」。

 

他从联合报编辑退休,曾任静宜大学、世新大学讲师、科学儿童周刊主编、教育部文艺创作奖决审委员。从事文学创作数十年,作品跨越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领域,传统文学与科幻文学的文类。写作包括童话、散文、评论、长短篇科幻小说、文学小说等不同领域;涵盖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领域,传统文学与科幻文学的文类;作品出版也跨足两岸。1988年第一次踏足大陆,与叶永烈、姜云生、郑文光、吴岩、何启治、叶冰如有所接触。

 

黄海曾获(台湾)国家文艺奖、洪建全儿童文学奖、中华儿童文学奖、中国文艺奖章、蒋经国颁发优秀青年文艺奖;并两度获中山文艺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科幻论述金奖、短篇小说银奖;《奇异的航行》入选〈台湾儿童文学100〉重要作品约四十余册:《银河迷航记》《大鼻国历险记》、《嫦娥城》、《谁是机器人》、《时间魔术师》、《永康街共和国》、《千年烽火》,并有科幻学术论述:《台湾科幻文学薪火录1956-2005》、《科幻文学解构》。有科幻小小说被收入国小教科书,改编电视剧、广播剧、录音带。 

 

在大陆出版长篇科幻小说《鼠城记》、《地球逃亡》、《纳米魔幻兵团》,并入选吴岩编《2005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2006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星河编《2014中国年度科幻小说》,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2010.2014金奖。2015少儿科幻图书入围,待揭晓。 

  

 

罗际扬:1978年生,台北人,辅大生物系毕业,美国韦恩州立大学生物技术硕士。曾担任过科学月刊编辑与动画、科普影片编剧,目前过着接案子编写故事的生活。 

 

爱好有融入史诗要素的科幻作品,诸如基地系列、星舰系列、战争游戏等,也曾想创作这类型作品但力有未逮,现在创作多偏主轴概念与人际关系较简单的故事,等累积足够经验再次挑战长篇故事。有着希望能以个人名义出书名扬四海的梦想,全看自己的决心是否能支持到目标实现的一天。

  

 

杨胜博,科幻论述《幻想蔓延》,是一部讨论台湾科幻小说发展的一部专论专书,作者现为台湾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博士生,本书对于台湾科幻小说发展的几位主流文学阵营的作家作品有详细论述,认为台湾科幻的三大主题在于国族、日常、后人类。

  

李伍熏 (伍熏)辅仁大学生物系毕业,台湾大学渔业科学研究所硕士,热爱生命科学,对演化着迷! 

曾在动物园与百兽为伍。虽然不是Superhero,不过也曾经干过拯救地球的事情。致力于科幻奇幻创作,要写出好看又独特的故事!着有《星光‧21克》、《强迫升级》、《海穹英雄系列五部曲》等长篇小说,曾获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

      

 

林育民(Andy Lin)。现就读于国立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在研究工作之余,参加台湾「中华科幻学会」的创作聚会,从事短篇科幻小说的写作。近年已刊出的作品有:「太空小鸭」 (2014,《新科幻》)。 

和科幻文学的渊源,是小时候在「小牛顿」杂志上读了黄海老师的小说。在就读政治大学俄语系前后,开始接触俄罗斯的科幻小说,例如札米亚钦(Е. И. Замятин)的「我们」。近年在台湾「中华科幻学会」的读书会中,亦尽力介绍一些优秀的俄罗斯科幻文学作品,与大家一同讨论。

 

 

林  茵(本名:林淑珍)

服务于教育界,出生于台中,目前定居桃园平镇。台中师专数学组、台北市立师院音乐教育系、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毕业,硕士论文《儿歌音乐性研究》;天津师范大学比较文学博士班肄业。业余从事写作,诗歌创作近30年,早年涉略现代诗创作,后专事儿童文学,以儿童诗歌见长,近年则多元尝试,作品包括童诗、童话、儿歌、散文、现代诗、小说等,散见报章杂志。曾获行政院儿歌一百征文优选、第十三届信谊幼儿文学奖,并连获90、91、92、94年度桃园儿童文学奖儿歌、童诗类第一名。童诗曾入选台湾2003年、2007年儿童文学精华集、天下杂志晨读10分钟童诗精选集,童话曾入选九歌93年度童话选、96年度童话选,并于乾坤诗刊、葡萄园诗刊等发表现代诗等作品。已出版书籍《远虑妈妈VS.近忧爸爸》、《飞天鸭子与黑猫女巫》、《绿窗下的旱龙山》、《小岛阿依达》、《诗精灵的化妆舞会》、《中坜市/话我家乡-历史建筑》、《宋屋庄达人志》、《出入平安麒麟城》、《源远流长老街溪》及小小天地生命教育读本六册。

 

 

喜欢 0 收藏 0 评论
分享

精华评论

总计 0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0/140
*
由创企科技提供成都网站建设.成都网络营销
Copyright 2011-2015科幻星云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24304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川B2-20120098

登录科幻星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