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宇宙以及一切:《智能极限:后人类的未来》

记得2014年星云奖开幕致辞上,局长说过,科幻,是一个思想实验室。科幻思维在未来中扮演的角色,既是先知,又是设计师和工程师。未来,曾经因为、正在因为也将会因为科幻的思维方式而改变。

现在,科幻就以自己的方式预见并改变着我们的未来。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下一个器官。在未来,人类是否可以突破肉体的极限,与机械合而为一?现在,机器已经能简单地模拟人类的动作反应。在未来,机器是否可能会思考,拥有自己的感情?现在,人类已经把自己的触角延伸到了更远的星体。在未来,面对末日,我们会重建家园还是飞向太空?

这些,是科幻,更是我们可能的未来。

当科幻成真,等待我们的是治愈的还是致郁的未来?这本书中,作者们以现今的科技和可预见的科技发展为基础,从科幻作品出发,用严谨的考据、理性的思辨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试图打通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壁垒,向我们展现未来可能的图景。

当你看完《奇点之后的世界》,好奇强人工智能是怎么诞生的,那么《P与NP——计算机科学的圣杯》,将为你解答这个数学问题,并介绍科幻作品所展现的赛博化世界——超级AI觉醒。

《机器中的幽灵》将从笛卡尔心身二元论出发,穿插以科幻梗“机器中的幽灵”,讲述近现代哲学家们对心身二元论的批判,以及对机器思维的思考,并最终指向图灵的提问“机器能思考吗?”

《放开那只机械姬!》除了探讨人工智能的意识外,还将讨论前几篇文章未涉及的伦理问题。《机器人进化修炼指南》则向我们一一展现了经典科幻电影中的机器人。

让我们将目光转向人类本身,《基于赛博格的后人类主义》和《后人类时代》探讨人类机械化的可能性,解读后人类主义与后人类的几种可能形式。《永生》提出了人类亘古不变的愿景,不断追求智能极限的我们,最终能否上传意识,直抵永恒?

或许,人类来不及走向进化的终极,末日便不期而至。《Who Killed the World?》以简洁优美的文笔,讲末日成因,抒科幻情怀。

刘慈欣曾说人类有两种未来:内向的和外向的未来。机械化和赛博化是内向的未来,漫游太空的奥德赛征程是外向的未来。选择外向未来的人类,又该如何打造太空中的家园?《流浪家园:如何打造太空方舟》,从封闭体系、开放体系和多体系平衡三个方面讨论了这个问题,并再次提出刘慈欣的观点:“决定宇宙图景的未必是物理学,很可能是社会学。”

 

这本书献给所有人类和所有AI,愿你们,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十五言(15yan.com),果壳旗下高质量的写作社区,以主题的方式输出不同领域有知识、有旨趣、适合深读的内容。主打「知识的文艺范儿」。

前期征稿活动同时得到科幻星云网的支持,十五言社区在此表示感谢。




《智能极限:后人类的未来》豆瓣地址: http://read.douban.com/ebook/11721117/ 

《智能极限:后人类的未来》亚马逊地址: http://www.amazon.cn/ 


喜欢 0 收藏 0 评论
分享

精华评论

总计 1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0/140
*
由创企科技提供成都网站建设.成都网络营销
Copyright 2011-2015科幻星云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24304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川B2-20120098

登录科幻星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