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儿童文学参访团 惊见大刘列名
11月21日接到台北的海峡两岸儿童文学研究会理事长何绮华的电邮通知,北京七位儿童文学作家将于12月5日来台,12月9日(星期二)早上10:30到台大图书馆参观 『桂文亚女士收藏儿童文学家手稿资料展』, 桂文亚特别导览,之后有一个小型谈话会;希望我共襄盛举。七位作家名单是: ① 王慧艳 ② 李东华 ③ 刘慈欣 ④ 殷健灵 ⑤ 孙莉 ⑥ 邓湘子 ⑦ 赵易平。
过去我写过不少儿童科幻,得过许多奖,也有小故事被公共电视拍成电视剧,小学教科书收入教材,但这些年我与儿童文学界疏远了,因为出版业式微,写作少儿作品不那么热衷,我看到里面有大刘名字在内,一时将信将疑,不会是同名同姓吧?转念一想,1992年5月我也是随着儿童文学访问团到北京、天津参加座谈、访问,我脱团与中国科幻之父郑文光和夫人有一次难忘的餐叙,北师大的吴岩老师、王泉根老师都跟我们见面了,吴岩老师送给我他编选的《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一书,里面有我一篇〈台湾科幻小说发展概述〉,这回10月31日在北京参加〈王晋康创作二十年学术研讨会〉也遇到了北师大文学院教授、22年前在旅馆与我畅谈多次的王泉根老师,儿童文学与科幻总是结了不解缘。
台北的科幻同好听说大刘要来,非常兴奋,有年轻人还留言说要准备拼酒了,(但后来大刘来台发现他感冒咳嗽,有人说不宜劝酒就没有再提了)我写信给大刘,询问他的行程,他说,因为住的地方是偏远城市,并未开放自由行,他估计大概来不及了,在行程未确定前不敢通知我,没想到我从儿童文学界先知道消息。之后何绮华理事长又说,入台证已使用电邮传送给大刘,这样又峰回路转,我密切关注,随时连络台北科幻同好,但时间悄悄过去,又感到越来越渺茫,好像入台证还得经公安批准,一直到了11月29日,台北的科幻创作沙龙聚会,有人关心问起大刘来不来,我说,没有接获进一步消息应该不会来了,没想到就在12月4日早上接到大刘电邮,入台证已获批准,马上就要动身。这样就让我忙得不亦乐乎了。
我与大刘在二十世纪之初─2002年左右已有连络,当时台湾一家出版社刚刚在尝试科幻小说出版,我介绍了刘慈欣作品《超新星纪元》等书出版,后来询问大刘始终未接到稿费,我自知责无旁贷,又不方便出面,就设法请科幻同好李知昂代为索取,几番周折总算达成使命。(前几年我在大陆的零星稿费也请大刘代收,等我到大陆时再交给我。)大刘之后的创作如日中天,我则默默的在台耕耘科幻教学,直到2013年告一段落。这回在北京星云奖大会与大刘见面,没交谈几句,欣喜台北再相见。才一个礼拜前,台北的科幻同好刚办了《黑暗森林》读书会,大家对大刘的成就只有赞叹仰慕,要号召同好参加聚会大约没问题,联络安排活动比较费力。
大刘行程匆促紧迫 台北科幻界焦虑兴奋
在台北使用Facebook通告聚会,非常有效,台湾大学的科幻团体星舰学会在我鼓励下,决定派人接机,希望争取大刘抽空举行座谈会,社团里有人甚至阅读《三体》八遍,我为了确认大刘在台行程,想到应该到机场接机,以免失礼,事前也通知猫头鹰出版社,希望他们举办座谈演讲会,原来只想着配合参加就是了。我事先从两岸儿童文学学会取得的行程不是完整明确的,直到他们临走前两天,才知道是这样的:
12月5日(星期五) 下午抵台,入住汐止梦想文教基金会
12月6日、7日(星期六和星期日) 叁与基金会举办的『故事嘉年华活动』
12月8日(星期一) 上午10:30参访『小天下出版社』中午 由小天下宴请便餐,下午13:00用餐后去故宫或诚品书店
12月9日(星期二) 上午10:30到台大图书馆参观『桂文亚女士手稿资料展』,中午12:30由桂文亚女士宴请与会人员.......
12月10日(星期三)离台
起先还以为是待到十二日才走,如今这样的行程短促而匆忙,我的联系也紧张仓促,担心安排座谈会落空,他们住的地方是远离台北市区的郊区, 不是台北捷运(地下铁)可以到达的地方,我曾打电话到汐止梦想小区去了解,说是来参加嘉年华活动的。
我与台大星舰学会的王卓玮联系好,五日上午一起去接机,这回获得星云奖最佳科幻短篇的平宗奇也赶到,他的工作地点就在机场附近,我们就在机场与大刘见面拍照之后暂时告别,大刘也还无法答应什么时段可以和科幻迷见面,而我本来期待出版《三体》的猫头鹰出版社安排活动,到时科幻同好就相约助阵即可( 后来才知与我相熟的陈颖青社长已离职) ,五日晚上大家在Facebook的讨论,都聚焦在大刘何时可以与大家见面,台大星舰学会和台北科幻同好都焦虑起来,最感不安的当然是我。当天半夜我觉得事不宜迟,就写了电邮约大刘九日下午在他们参观台大图书馆的儿童文学家手稿展之后,到台大学生活动中心座谈会,会后聚餐。
隔一天,六日(周六)午后,我接到《科幻世界》姚海军副总电邮说,大刘的电子信箱不能发信只能收信,大刘答应九日下午座谈,这就接续上午他们参访台大图书馆之后的活动。我赶紧打大刘手机联系,电话是从台湾到大陆转一圈回台湾的,通话语音不良,且有延迟现象,发现他感冒咳嗽严重,对于我这个经历受到不健康身体折磨的人特别担心,到时大刘是否无恙。
终于,六日下午台大星舰学会网站临时贴出布告,开始报名,我也联络了中华科幻学会,获得蔡闲者、郑运鸿老师支持,网站上也开始招兵买马。周一上班时间赶快联络猫头鹰出版社,由于前社长已卸任,要他们举办座谈会已感到不大可能,我建议送《三体》过来助阵,他们照办了。座谈会与餐会的地点考虑到交通和人数的问题,距离不能太远,林安迪建议给大刘品尝一下台湾风味菜肴,本来列入考虑,必要时再临时变更餐厅,后来听说餐会人数不少,在同一栋大楼的庞德罗莎西餐厅可以容纳六十人没问题,结果是当天下午下雨,别的想法只好作罢,在庞德罗莎解决了。
一日三聚会全程陪同 「刘」予他年说梦痕
十二月九日,大刘离台前一天,从上午十点多到晚间八点半我全程陪同,上午北京作家一行七人参观台大图书馆观手稿展,我再度见到大刘。担任过民生报出版社和儿童版主编的桂文亚介绍她的收藏,包括台湾著名作家的手稿和书信,内中有一件是她第一次发表作品的稿费单,她故意不领稿费,留作纪念。这样的做法,在我记忆中碰到的已是第二位。
台大图书馆的小型的交流会中,大刘提起他获得的国家级的奖还是儿童文学项目下,让我想起自己也是一样,所不同的是,当年─1980年代初,我已体认到科幻小说无法受到主流文学的认同,一般喜欢科幻的人宁可掏钱买电影票不愿买书,科幻只能在儿童文学受到肯定,因此我写了很多少儿科幻,都有纯正主题,得大奖受肯定,也许质精量少,与大刘的大气魄成人科幻距着,不可同日而语,台湾土壤不利科幻发展,科幻在台湾是小众,我(包括张系国) 的成人科幻的规模和科幻纯度,在大陆应该也会遭遇同样的水土不服。
这回2014第五届科幻星云奖,台湾作品得到不坏的成绩,我在回顾文章忘了说一句重要的话:这是大陆给予台湾作品的宽容。
但我还是要说「每个科幻作家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儿。」科幻之心,是永远的孩儿心(《每个科幻作者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孩》),宇宙中我们已知的物质不过是4% 而已,未知的暗物质、暗能量还有96%,我们人类永远是宇宙的婴儿,甚至连微粒也不如。
下午的座谈会,在台大第二学生活动中心六楼的教室举行,台大星舰学会王卓玮到台大附近的餐厅带大刘(桂文亚招待儿童文学团),曾可维同学主持,五届星云奖的评审科幻学者林健群和我被指定为与谈人,林健群最早到场,我紧随他之后。我参加过早上的活动,随便在校园饮食店吃过中餐就赶来了。
我问到《三体》拍电影的展望,大刘不悲观也不乐观。林健群提到张系国《城三部曲》翻译英文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后来就少听到进一步情况,大刘的《三体》由美国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翻成英文出版,我们都期待为华人闯出名号,评论家也看好摘下雨果奖和星云奖。大刘的回答很保守:美国一般人不想看其他国家的科幻小说,就像华人不想看美国人拍的武侠片一样。
关于科幻小说的中国化,林健群和我都认为,这是1980年代科幻小说在台湾刚刚开始发展时张系国所提出的想法,有其时空背景,当时的还没有人写出类似的作品,而我在二十一世纪初写了《永康街共和国》、《千年烽火》和最近刚在大陆出版的《奈米魔幻兵团》都是。大刘的《中国太阳》表现了特色,《三体》描写文化大革命的人物遭遇都关注了现代中国。但我以为科幻小说本来就是世界性的,要求表现地方特色是没道理的,这只是过渡时期吧。
大刘在会中说,大陆目前是科学科技急速发展的时代,科幻小说也相当于美国科幻的黄金时代(1930至1960年以前),大陆科幻非常重视科学与科技内核,有其发展的背景。我想,由于台湾的理工人口与大陆难以相提并论,无法撑起科幻文学市场,造成两岸的落差,对于偏硬的科幻小说台湾较难接纳,这也影响了创作。台湾的科幻小说经常是产生于主流文学与儿童文学之中(其他则是通俗娱乐科幻),可供发表的刊物和出版社也多是文人主事,主流文学自身难保,科幻文学就不必说了。我在另一篇回顾台湾科幻小说的文章中也已提到。
座谈会中提出的问题,不少是过去大刘重复回答过的。曾在美国留学攻读电影的谢康小姐得到了《三体》赠书,她热衷于科幻与影剧的结合,会后留言表示,座谈会整体而言是很很精采的。中华科幻学会也将很快的将全程的录像公开在网络上。
《三体》VS.《星际穿越》 富豪榜VS.影响力
趁着大刘咳嗽之时,让他稍事休息,我插嘴说,这回诺兰的《星际效应》(《星际穿越》) 影片可以说是理论物理的演绎,如今的理论物理已经与科幻差不多划上等号(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温伯格就这么说)。我有一位物理学家朋友郑文豪说: 「理论物理早已远远超越了科幻想像力。」我们从索恩、霍金、加来道雄看到的是理论如科幻,科幻作家也必须从那儿得到滋养。大陆有人怀疑《星际效应》的编导是否事先看了《三体》,影片中提到表的秒针振动和摩斯电码讯号,《三体》早就有相似的情节,大刘之前说不相信好莱坞事前看了《三体》,但我以为有一种可能,美国好莱坞有批人是专门阅读搜集相关小说点子拿来使用的,著作权保护的是表达的方式,不保护论点;然而,科幻中常有所见略同的情况,有时是巧合。
有人提问大刘是怎样写小说的,他说是在脑袋里想了大半年再动手写作,一次要写几个月以上。这点跟我的习惯不一样,我举出日本著名科幻作家,写过一千篇以上作品的星新一为例,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他说是一行一行一页一页,从第一行、第二行、 第三行、第四行….. 第一页、 第二页、第三页、第四页….逼着自己写下去,直到完稿,我像星新一,了解星新一的心路历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但是在科幻小说写作上,正好颠倒过来「知识是想象的原料」。科幻小说常常需要以新奇的知识去架构想象,但是作为严谨的长篇写作,像大刘这样事先做长期的构思是必要的,我的方式只适合短篇小说。
对于我提到〈中国作家富豪榜〉大刘列名,他谦虚的说,这个富豪榜是没有根据的,中国大陆能够专业写作的作家没有几位。我想起去年─2013年初来台湾演讲的沈红樱,写了很科学童话和一般儿童小说,她说她的书总销售量六千万册,这是由于她的作品被当科学教育书整批推销达成的销量,她住的是豪华住宅,出入有保镖相随。去年同一时间来台的,还有另一位上海的动物小说作家沈石溪,也是富豪级。从广义上说,动物小说一如《人猿泰山》都可以纳入科幻;但是,作品对社会和精英文化的影响力是不能以销售量来估算的。
美国隐瞒外星科技? 有无触动大刘新思维?
最后我说,台湾的电视每天晚上政论相骂节目,常吸引大陆来台人士,不知他看了没有?他说住处没有电视可看。(事后了解,这是梦想基金会为了让参访作家、艺术家有机会有时间相互交流,刻意做的住宿安排;我到北京去参加星云奖大会,五星旅馆有电视,我却没时间看电视 )我说〈关键时刻〉〈新闻龙卷风〉等节目,经常谈论美国政府和NASA太空总署不能说的幽浮事件、美国五十一区保留了外星人的秘密,甚至传说美国有外星人在帮忙研发科技,美国自一九四七年罗斯威尔事件之后,科技进展神速,包括微波炉、魔鬼沾(钩毛搭扣带)、隐形战机等等,都是来自外星科技,有位在里面工作的科学家,在去世前爆料他曾经与外星人接触过,就这点来说,听说大刘正在构思下一部三部曲,是否会把它列入参考 ?
大刘不认为这些说法有其可信性,他说他正在看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的新书《如何创造思维:人类思想所揭示出的奥秘(How to create a mind)》。库兹韦尔的奇点理论,过去我在课堂上一再介绍,台北的科幻创作沙龙也曾以库兹韦尔的人类即将不死的论点做为创作主题。大刘认为如果一个人活到几百岁上千岁,最后将变成不是原来的自己,这是没有意义的;电影《变人》(《机器管家》)很没意思,机器人连人类的死亡也要学。
我以为,美国科学家死前暴料,十八名外星人为美国工作,每人都已有二百五十岁年纪,这些事和美国隐瞒外星科技的传言,都可以用科幻角度去考虑,就像《2001太空漫游》拍摄完成之后,库布里克曾担心美国航天员登陆月球,发现外星人存在的证据,影片就变得不新奇、不值钱了,库布里克曾想为影片保险,但因为当年(1968)他的思想太过超前没有被保险公司接受;反看大刘的作品,不论《三体》或未来将写的三部曲,我觉得都可以把它纳入思考范围之内,万一真有其事,作品营造的架构和思维可以调整应对。
座谈会有三十多人参加,会后很多人排队签书,中华科幻学会的执行长蔡闲者老师也来加油;写过数十部科幻作品的另一著名科幻作家,曾被称为倪匡接棒人的苏逸平特别来拜望,他以《穿梭时空三千年》为其代表作。
晚餐聚会来了二十多人,大刘最后也和年轻人打成一片,本地的科幻迷也借机相互交流。在近距离的接触和交谈之中,我们感受到大刘的帅气,中性谦和纯朴可喜,他无华的衬衫就是无限想象力的标志。
我本来事先安排出租车送大刘,担心李伍熏白天上班繁忙,晚上开车劳累,就将之列为第二方案,当天下雨,李伍熏表现了真诚,亲自开车送大刘回汐止,林安迪(林育民)随行;他俩都曾参加北京第五届星云奖大会。
大刘这个冬天的台北科幻之旅,且「刘」予他年说梦痕。
(星云网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出处 科幻星云网 www.wcsfa.com)
精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