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每个科幻作者身体里,都住着一个小孩

台北科幻写作沙龙的耕种

第五届星云奖,掀起另一波科幻热,这回台湾这边多人成行,赴北京参加大会,我心中感触良多,因缘际会,话说从头。

 

成都2011年星云奖大会时,我曾对海军兄、仁威兄、杨枫女士、吴岩老师以及香港李伟才兄提出一个问题,星云奖年年举办,担心的是今后的科幻新血能否踵继,每年是否都有新面孔出现,由观察和接触到的信息,担心华文科幻目前的发展只是另一波高潮;台湾的科幻文学与主流文学,从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平面媒体的衰落未见起色,一如台湾科幻博学者猫昌所形容的「科幻沙漠」。

 

加拿大的科幻教父索耶(Robert J. Sawyer)和刘慈欣也曾说,科学催生了科幻,最终也埋葬了科幻。在我的《科幻文学解构》序文中已有详细阐述,认为影像科幻的强大已使科幻小说变得微不足道。2013年参加山西太原的科幻大会之前,台湾科幻作品我没有时间去检视,也许能见度不足,所见稀少,就算有科幻小说也是藏在云深不知处的书海和网络角落,或应征传统文学奖的不知名科幻作者的作品。猫昌(林翰昌)是费尽心力搜集台湾科幻全书目的博学者,他的网站是了解台湾科幻的桥梁,我常受教益。台湾科幻参加星云奖常挂零,我的心境对科幻小说是悲观消沈的。想起《科幻小说史》亚当‧罗勃茨(Adam Roberts)指出:

 

科幻文学本身受到影视科幻的影响,小说不再是科幻的首要形态,随着视觉科幻日渐在科幻中占据统治地位,科幻小说逐渐被边缘化,科幻小说如今成为一种有活力但是小众的文化现象。

 

我以为这几乎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这也许是刘慈欣的作品要赶拍电影的原因,打铁趁热。)

 

 2013秋,我离开世新大学的科幻文学教职,开始准备利用余下的有生之年创作小说,我也将历年有关的科幻文学论述整理出版《科幻文学解构》四百多页的书,正好台北的中华科幻学会成立,科幻同好们从2013年底,也成立科幻创作沙龙,大约十位不到的年轻写作同好,每月提出作品,相互批评砥砺,我身为老者,面对年轻的创作者,也跟年轻人一样提出作品与大家分享讨论,保持听讲和参与的热忱,与年轻作者是「同窗之谊」,主持人是极具潜力的新作家平宗奇。这期间,一位才艺兼具的画家兼科幻作家默渠,无意中看到我的《科幻文学解构》校对稿,主动为我设计绘画了封面。我不习惯他把我的人脸用在封面,特别要求他模糊化处理,我把自己原来的封面放到封底了。默渠的长篇科幻图文小说《奥蒙战记》,2014年获得了台北市的最佳文创奖首奖二十五万元台币;但他保持低调不愿张扬,也许他谦虚的了解到,自己作品倾向一般的通俗星际大战的创作,还待磨练以趋成熟,一如他的名字默默以对。

 

    《文艺报》刘秀娟主编  首开大门提携台湾科幻

 

平宗奇的热心参与推展科幻沙龙,其来有自,早在沙龙未成立之前,他提出的作品〈慈母之光〉2013年首先被我发现,我推介给了《科幻世界》,姚海军在太原的星云奖科幻大会与我相遇,参观平遥古城的路上,我请教他对平宗奇作品的看法,他对作品中碰触到的伦理禁忌有些意见,我最终寄给了刘秀娟主编的《文艺报》于2014年1月10日发表,这也是我向吴岩老师反映,希望多推介大陆园地提供发表,否则台湾以后参加星云奖的纪录会经常挂零,吴岩老师转传给了《文艺报》, 我就与刘秀娟主编保持了连系。关于小说内容的发表尺度,也常有不同的衡量标准,见仁见智的情况是难免的。刘秀娟主编首开大门,给了台湾科幻一个有力提携和支持。

 

这回2014年10月31日 王晋康创作二十年学术研讨会,刘主编特别赶来与我会面,一眼而望,是一位年轻有才气灵气的女孩,之前以为她是中年编辑人。我记得2006年她与韩松、吴岩对谈「科幻的未来」,写成了纪录(《2006中国最佳科幻小说集》附录),三人讨论的内容也都很悲观,其中提到「科幻的衰微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科幻基本上已走完了自己的旅程」,但没想到其后刘慈欣的崛起带来中国科幻的另一次复兴。刘秀娟主编对台湾同好关切和照顾,让我分外感动。在她版面发表过作品的有杨德山〈末日之战〉、平宗奇〈慈母之光〉 、 唐澄炜〈水怪接触者〉三篇小说,和我的〈科幻名词与两岸默契〉短论。

 

姚海军老师慧眼  《科幻世界》平宗奇闪亮

 

平宗奇的作品首获发表,带给了他极大的兴奋和更深的投入,台北的科幻沙龙也主持得非常卖力,接着我把平宗奇的作品「智能型人生系列」推介给了姚海军,没想到一转眼就在《科幻世界》三月号刊登了,还一口气推出三个短篇,〈智能型人生〉、〈宅配恋人〉、〈末日前,我们旅行〉成为封面专题,激起平宗奇更大的推进力。

 

「智能型人生」讲的是电子科技快速升级,在本尊与代理人(分身人偶)之间纠结错纵的互动,在家庭与社会间的有趣和微妙关系,也质疑人类跨越时间的藩篱造成的缺憾,文字柔美生动。依我个人浅见,他的〈慈母之光〉极具人文思考,在思想和艺术层面上甚至比「智能型人生系列」更纯熟。小说只有七千字,叙述科学家收留了一对尼安德特人男女,他们在种族灭绝的威胁之下,为了延续种族而生育子女,却发现这对情侣是父女关系,这是违背人类伦理的。但我以为在不同的情境下,伦理的法则必须让位给更高的生物生存法则,这就是科幻。

 

从古代圣经《创世纪》第十九章叙及所多玛与蛾摩拉两城的大毁灭,就有父女生育的情事,小松左京写的《复活之日》,讲人类受病毒侵袭大灭绝之后,残存的人逃到南极,只有近亲交配以繁衍种族。王晋康《逃出母宇宙》中提到,在一个千人宇宙飞船星舰上,实施的是一夫三妻组合以进行繁衍人类,一共有二百五十组夫妻,各个人种、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人尽量混合,这也是伦理法则让位给了冷酷的生存法则。但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精密计算,在长期的太空旅行为了避免近亲交配,五十对标准夫妇就已足够。平宗奇的小说言简意赅触及人类学、伦理学、考古学的层面,涉及人性与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品的意涵与汤姆‧戈德温(Tom Godwin)〈冷酷方程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较诸「智能型人生」更为深刻隽永。

 

从平宗奇的文字和小说结构可以看出,他是少数台湾年轻的一代没有受到动漫画、电玩游戏污染的其中一位,很多小说作者难以避开粗糙随性的文笔,欠缺修饰,再不然常见超级英雄、太空战舰、银河战争或电子游戏打杀场景的描写,思想和艺术的格局受限,太过流俗,这与科幻的精髓和原核距离就远了些。

 

           欧若奇、 唐澄炜    佳作续登《科幻世界》

           

除了平宗奇的作品之外,欧若奇的《腊梅》也登上了《科幻世界》六月号,他的文笔清丽简练,叙事充满冷静诙谐的喜感,具有浓厚的文学韵味。小说讲的是有人使用人工智能制作出的没有文字却具有迷人香味的畅销画册,引起人群骚动,甚至连毒虫也抱著书不放,最后无意中帮助警方破了案。欧若奇的脚有行动障碍,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可敬的耕耘者带给读者欢乐。

 

另外一位极有潜力的 唐澄炜《脱岛者》(最后那个人) 三万多字迷人的中篇小说,也被《科幻世界》采用在〈增刊〉发表,小说以优雅简洁的文字展开悲壮宏大的瘟疫末日场景,当致命病毒带来全岛的毁灭性灾难,一个孤独的逃亡者,以车站大厅为起点,频频回顾灾难的起始、岛屿的封闭、岛上人们的生活、友情与爱情,小说惊人描写了那无穷无尽的一列车厢,横跨四千公里,连到看不见的远方,一望无际的海天交界处,带来深远而惊人的意象,每一个与主角擦身而过的人,他都忍不住数着他们仅剩的日子;列车穿过沙漠、荒野,车上的人都成了家自人,忘了自己身上的病毒,他和每个将被杀死的人分享快乐、友谊,和美好的夜晚,让我们嗅出不寒而栗的凄冷,末日的边荒,当食物、电、瓦斯、水和讯息全断之后,有着诗意苍凉的结尾:世界上最后一个人坐在屋里,等待门外的敲门声。小说提到病毒的扩散、潜水艇的制造、人肉鱼雷、无人飞行机,列车上的面临死亡的人类,可圈可点。提到大多数人灭绝后,可能环境变好了,有其哲理洞见,呈现出一种朦胧的末日美感。

 

    《新科幻》8月号台湾专辑   又跨向大陆一大步

 

如果我对同好有帮助,应该是实质上导引大家作品的出路,鼓励大家贴近大陆的科幻中心才能自我内化,提升创作能量,这也是身为老者所应该为年轻作者想到的方向,让大家了解写作的前景是怎样的,有什么路可以走,至少可以在报章杂志发表小说或者结集出书,留下个人写作上的一座纪念碑,未必要名利双收。

 

背负了这个责任,之后与赵晓旭主编连系,我原来只是为台北科幻作者所做的单篇投稿,赵老师随之有了专辑的想法,让我大喜过望。几个月的忙碌操作,两岸之间网络通讯,我初选时,有一部分与作者商量请他修改了初稿,有的调整到适合刊物发表的字数,她复审无异议或提修改意见就通过了,否则就算落选,促成了《新科幻》2014年8月号发表了下列作品:

 

1.石林散人〈火星老兵不死〉,讲火星上的生化老兵因为欠债被逼得全身四肢和器官都拆缷抵债了,最后只剩下一颗脑袋,被《新科幻》认为是上乘之作。这篇作品发生故事的地点原来在遥远的外星球上,我建议改为火星,与读者有更近的距离。

2.默渠〈顶级俱乐部〉 讲虚拟世界的奇妙体验,有着意外的结局。

3.云山〈光速的彼方〉带着宏大宇宙思维的幽默科幻。

4.薛西斯〈宇宙列车〉借着太空旅行写出是隽永迷人的亲情爱情 。这篇小说是我连络作者找来的,从未见面。小说作者曾获2013年角川华文轻小说大赏铜赏、温世仁百万武侠小说大奖长篇组三奖、宗教文学奖。

5.罗际扬 〈一颗蛋〉 讲的是一颗在加热后保持液状的水煮蛋。

6.林安迪〈太空小鸭〉精致描写太空观光奇景,小鸭则是肩负了投掷核废料的任务 ,小说中的典雅气质与细腻基调,是作者的风格和特色。

7.李伍熏〈咏絮之夏〉描写可供分解塑料为主的石化制品,新发明物带来六月雪的灾害,是科幻现实主义之作,保持作者的既定水平。

8.李伍熏〈期末报告之夜〉是一篇超凡之作,与刘慈欣的〈乡村教师〉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不同的角度上,扫描了文明的历程,叙事表达的方式有了双重象征,是作品感人所在。小说讲的是同学的期末报告,对于硅基文明与碳基循环性机械研发的课程,是期末报告考试,宏观视野隐藏在没有明说的故事背后。 李伍熏是成熟作家,作品在我集稿前已直接寄给了赵老师,回台北之后读到此文,令人眼睛一亮,让我想起我1990年代安徽少儿社出版的《地球逃亡》与刘慈欣之后的《流浪地球》,两者相比,大刘的能量是我望尘莫及的,如今李伍熏的短篇也实在令人惊艳。

9.我自己加上一篇不起眼的小作,〈出卖牛车轮的人〉只有三千字左右,利用时光机器探讨社会上对物品不同价值。我不希望自己的作品太占篇幅,不希望抢眼,只是聊备一格,但没想到《新科幻》把它列为显目的首篇,并非我原意啊。

 

《新科幻》主编陈晓意(南宫梦雅),接纳了赵晓旭主编的台湾专辑稿,南宫主编在序言中说的好:各篇文章短小精悍,文风各异,作者年龄遍布各个层次,希望能通过这一组文章,让大陆的科幻迷一饱眼福,窥见彼岸作家所营造的形形色色的幻想天地。

 

我扮演助攻投稿的军师,必须揣摩编者对稿件的审核尺度,保持作品的裁剪合度,控制好字数,叙事的条理和文字简洁,才能被接纳,我自己当过多年编辑,了解编辑是作者的上司,也是作品出门后第一个严厉读者。这个专辑里,甚至我的老朋友─科学史的学者张之杰老师的作品在二审时被赵老师刷掉了,我当然遗憾惋惜。我只能想,大陆的科幻经过几十年的历练,从叶永烈的科普色彩较为浓厚的科幻开始,已经升华为思想与艺术兼备的刘慈欣、王晋康、韩松式的科幻了,台湾作品也许题材陈旧或技巧上望尘莫及了。

 

            台湾科幻团七人  我以同好为荣 

 

参加星云奖大会的人数,自从台北的科幻沙龙启动作业之后,与大陆科幻界以电子邮件接触频频,我乐观的透露:今年台湾也许会多几人参加星云奖大会。在我不断的连系努力之后,一共七人成行,他们是:李伍熏和女友、林健群(晚清科幻研究学者)、林育民(Andy Lin)、林天中(石林散人)、平宗奇和我。做为台湾最高学府的台湾大学,也有一个著名的科幻团体〈台大星舰学会〉,会长王紫让和前会长高章琛都是无可救药的科幻迷,一听说星云奖北京大会,就跃跃欲试,本来都准备来的,考虑到期中考日程而作罢;平宗奇本来也是不准备来的,是姚海军老师写信说动了他。我不知林健群老师是决审委员,我一找他,他就加入了,确实让我意外。其他有很高的意愿却一时难以成行的还有刘美回台的物理博士郑文豪、作家千秋仁、《完美基因》作者苏健轩;提前来北京未及参加的星云奖长篇科幻《零地点》入围者伊格言(郑千慈) 。

 

北京星云奖举行之前半个月,我除了忙着在网络建立微博和博客,介绍台湾出席人士,也大量搜集了大陆科幻作家、编辑、学者的照片, 希望开大会之时方便彼此相互认识并交流。这也消耗我相当大的体力和时间,常工作到凌晨时间,是天性中的自我要求所致。从前我在联合报工作,下班已是半夜,写作到天亮是常事。

 

我也在网络微博与林苡安交谈得到默契,原来她与孙悦俩人上班负责星云网网络工作,我建议她未来可以建立一个华人科幻作家作品数据库或科幻人名录,也容纳所有的科幻小说摘要缩写故事,以方便检视交流,她非常认同,要我到北京详谈,没想到一下飞机就是她来接机, 车子碰到交通阻塞,正好与我和林育民一路畅谈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她送给我《白马小姐情史》、《蜀红》两本书,都是销量十万册以上的文学作品,细腻婉约的笔触有着张爱玲的文风,她谈吐开朗活泼,还是郭敬明的签约作家。

 

       〈太空小鸭〉、〈老兵不死〉作者  与我同机回

 

行前,我也忙着联系《新科幻》发放作者稿费或赠书,让我们在北京见面时带回,这样给初次上阵的作者有一个美好的纪念,我个人则放弃稿费。印象中难忘的事发生在几十年前台北,我帮忙一位作者投稿刊登报纸副刊后,他领到稿费后说,值得把稿费单和钞票裱起来。

 

在北京的四季酒店收到赵晓旭老师提来大捆沉重的书刊,万分感动,赵老师也带来《新科幻》稿费。林育民( Andy Lin)、林天中(石林散人)格外高兴,育民说要拿给老师和同学研读讨论之用,回程时我们三人同机,书籍过重,还好有我分担行李得以过关。林天中的〈火星老兵不死〉非常有幽默感,跟他本人一样,这回他是参加哥哥的婚礼,10月30日才从美国陪同老爸回台北,31日便赶搭飞机来北京,他曾考虑直接从美国飞北京,但为了老爸的行动安全考虑,尽到了陪伴的孝心,宁可自己辛苦些。我笑着说:「你在作品上的突飞猛进,很快的变成行程上的突飞猛进。」

 

记得我提供给石林散人作品的修改建议是,把发生故事的背景设定为火星,距离地球比较近的地方,不要设在太过遥远缥缈的星球,这样才能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像刘慈欣的《三体》也是与地球历史及大陆现代社会有了相关,石林散人也能从善如流。《新科幻》认为是一篇很够水平的作品。

 

写〈太空小鸭〉的林育民与我同机而来,最后是与〈老兵不死〉的石林散人和我三人同机回去。

 

       行前准备如临大敌  中西药品和针剂齐备 

 

来的时候,本来我被分配到四季酒店,我临行前因为过度劳累,发觉身体有异,林育民还介绍我到胜昌中医师那边拿药备用,我对星云奖的张冬雪和孙悦说,我想单独一房,以方便休息,这辈子少出远门,因为少年时肺部开刀,体弱气虚,担心难以适应北京天候,我除了准备中药,还自备了针筒和强力抗生素,以防不测,甚至担心旅行操劳睡不安稳,还特别去看病索取镇静剂。我为何对身体如此严密戒备?

 

想到1992年5月我随着台湾儿童文学学会团体到北京访问时,突然受寒而爆发大咳嗽,有如肺炎;吴岩老师到旅馆看我,那时他刚起步科幻教学,带着他刚由北师大教育管理学院印的《科幻小说教学研究资料》一册送我,弥足珍贵,里面有我一篇〈台湾科幻小说发展概述〉。之后,我带着不适的身体脱团去见了郑文光夫妇和叶冰如,在北京的旋转餐厅有一次难忘的餐叙。郑文光夫人告诉我1983年科幻浩劫事件,郑文光中风的由来。当时此事在大陆还禁止传播,我回台北为文在《中时晚报副刊》发表〈两岸想象力的角力〉,回顾中国科幻发展历程,兼谈科幻小说的两岸比较,文中发出不平之鸣,却被大陆方面的科幻同好偷偷引述了。这回的北京之旅,还好我安然度过。

 

去年到太原,是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副秘书长孙悦接机,今年到北京是女作家林苡安接机,两人是星云网的好同事、好搭挡。这回我到北京与林育民同机,我发现自己身体情况还好,天气也没想象中的冷,我想有人同房也不错,就邀育民作伴,相互有个照应,他也借机到北京大学找他的俄国朋友,讨论未来将要共同写作的论文,他老爸在北京有分公司,他对北京也熟,他是很有学养涵养又懂得上进的青年,让我以他为荣,他钻研的政治哲学对于他的写作有着正向帮助,常见他评论科幻同好的文章铿锵有力,具见深度广度和哲学专业涵养。他的〈太空小鸭〉创作,与他近年对中西哲学交流的思考有关,之后见到法国霍夫曼在台展出「黄色小鸭」,便想到以此作为小说的背景,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记下来,他说作品的完成得到张永儁老师、哲学系黄学长、平宗奇和我的相助,其实我只是在他作品的结尾加了一句话:「太空小鸭将被太阳的巨大引力吸引过去,连同携带的核子废料投身到太阳的巨焰里。」

                 

林育民俄语流利  小时就与科幻有缘

 

记得台北科幻创作沙龙第一次聚会是在农历过年期间,家住台南而在台北政大读硕士的林育民( Andy Lin),曾赴俄罗斯一年当交换学生,俄语流利,寒假期间特别从台南赶来台北,还送了礼盒给我,在小聚会中说,他小时候看到《小牛顿》上面我的科幻小说和其他书,公开对我推崇,让我感动不已。我自己的科幻是在一个类似「大男孩」情结写出的,也为了迁就刊物的性质、篇幅,写了不少类似少年科幻,至于成人科幻在台湾是小众,在刊物发表常有困难,我的成人科幻也许乏善可陈,也易被遗忘,中长篇科幻都有。

 

可以说我是「一条龙科幻」,从少儿到成人科幻到评论都写了,最终在大陆找到科幻的热度,可惜时不我与,我已老了。如果我生长在大陆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成果,我在五十五岁甚至六十出头都还保持旺盛的创作力,但受阻于台湾的文化出版环境走下坡,变得无用武之地,难怪出版《三体》小说的猫头鹰出版社,陈颖青社长最近对我说「《三体》实在跟台湾水土不服,不管做什么, 台湾读者达不到大陆的感觉。」

 

在台湾,如果是畅销书科幻小说(如克莱顿的作品),只能说它是畅销书,不贴科幻标签的。「科幻」这一名词对大众来说有它的障碍。大陆由于人口众多,有着庞大的科幻科技人口,能够撑起一个科幻市场局面。

 

今年台湾这边多了些人参加星云奖,并非我一人拉拢之功。以研究晚清科幻著名的林健群老师受任决审委员,这是我事先不知情的,到了星云奖晚会被介绍才知道,难怪他见了人笑眯眯的,神秘的样子好像隐藏着什么,而李伍熏是每年必到的杰出科幻作家,平宗奇领了奖当天晚上就搭飞机走了,林育民和我,都关心他旅途安全,平宗奇闪电的来去,为了节省机票钱必须搭海南航空的红眼班机并且转机,林育民说他好心想要帮忙,免得平宗奇劳苦赶搭夜机来去匆忙,平宗奇却也安之若素,他在台上领奖时,发言感谢我对他的推荐,让他的作品受到姚海军老师的重视,登上《科幻世界》舞台受到嘱目,他要我站起来接受鼓掌,我感觉这是人生路途上顺水推舟的举手之劳,我只是串场人物,倒是要感谢姚海军副总的慧眼和提掖。

 

         大刘老王受瞩目  古敏先生承办未来五年星云奖

 

10月30日晚初抵四季酒店,当天晚上成都祥信科技有限公司老板,也是科幻星云网的负责人古敏先生,招待我们聚餐,《科幻世界》姚海军、杨枫、刘慈欣、孙悦、林苡安、宝树都到了,坐在大刘旁边的林育民,一时将信将疑,有如梦中看到大刘本尊,我在台北PO在〈微博〉上的大陆科幻群星录,他也上网恶补浏览过,没想到此时此刻,大刘科幻巨神就坐在千里而来的育民身边,短暂的寒暄,看得出育民的敬佩和惊疑交加。朴实诚恳的古敏先生,之后承诺将从2015年起连续五年承办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在本届星云奖的开幕仪式上,姚海军代表全球华人科幻协会与科幻星云网负责人古敏签约。科幻星云网作为纯科幻类网站,也作为星云奖的官网,将协助星云奖走得更高更远,为推动华文世界的科幻事业而奋斗。

 

10月31日,我们来自四季酒店的一群人,坐着厢形车来到北京人民大学参加〈中国科幻思想者─王晋康创作二十年学术研讨会〉,王晋康被认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的一棵科幻长青树,而《养蜂人》《转生的巨人》《生命之歌》三本结集被翻译英文和意大利文,研讨会印发的论文集的〈简介〉中,说他的作品是「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很好的结合」,正是我过去(2003)在台湾的交通大学科幻学术研讨会论文中曾经阐述过的:科幻小说是一种中间文学,介于严肃与通俗之间的文学。致开幕词的是中国科学院刘嘉麒院士和人民大学文学院孙郁院长,大陆的科学及文学最高殿堂对科幻的尊重和肯定,我返身回顾台湾,感慨科幻不被正统科学界所认同的,也不能与传统文学平起平坐。

 

会中播放〈王晋康科幻创作成就及科幻人生〉短片七分钟,这是王晋康在他壮年之时,为他十岁的娇儿讲故事之后,爆发了不可收拾的科幻创作能量,写出五百万字长篇短篇科幻,连续获得无数大奖。出身理工背景,具有人文情怀和万钧笔力,终能成就一番科幻大业。面对坐在台上的科幻群星,我们只有瞻仰之情。来自日本的立原透耶(山本范子)老师,不是在台湾与我碰面,就是在大陆碰面,她对科幻的着迷,让我想到科幻迷小姬、王侃瑜、提出稀饭科幻的夏笳、译者吴霜、编辑杨枫、赵晓旭、雒华、嫣红、作家陈茜、林苡安.. …数不清不凡的科幻才女。

 

当天晚上在四季酒店的地下楼会议室举行的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大会,姚海军主持。吴岩说,过去一年我们大力强化严格的评奖规则,韩松副会长担任的评委会主席,无懈可击,孙悦、林苡安等的加盟,让星云网网站有了更充实的能量,加上董仁威老师在电子邮件的通讯快报,凝聚了华人科幻的向心力。董老师是重要发动机,随时催促大家努力前进。

 

会议结束前,吴岩老师向协会提交对黄海、古敏(及星云网)、小姬(及果壳网)、郑重、郑军、李一、刘慈欣等进行表彰的名单,期待获得批准并颁发证书;还有仁威老师、韩松、淳子,许多科幻迷,谢谢他们。吴岩老师的名单上有我的名字,我只能会心微笑,对我这个老人感觉到的只是尽其在我,做做串场人物,作品的成就才是我衷心追求的,没想到其他,大陆对科幻的尊重和热度,本来就会吸引慕道者千里而来。

 

顾均正孙女顾备:科幻是大众小众?

 

会中,我听到一位女士发言,以另类观点质疑今天热爱科幻的人到底有多少人,科幻到底是大众还是小众?我们有没有做过正式确实的调查,能确知喜爱科幻的华人数目字?她提出的问题,其实在我多年的教学中都曾探讨过,也写入《科幻文学解构》一书,散会后我单独找到她,对她说:科幻电影是大众,因为全世界有史以来最卖座的十五部电影,除了《泰坦尼克》以外都是科幻奇幻,科幻文学是小众,但是以大陆的人口来说,大陆的小众是台湾的大众,台湾的小众是大陆的微众;所以刘慈欣的《三体》在台湾反应不如大陆。

 

郑军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大陆理工人口四千万人,等同加拿大人口,有它的发展优势。我补充这观点,这四千万人口等于台湾总人口二千三百万的一点七倍有余,正当全世界平面媒体逐渐走下坡之际,大陆的情况正如刘慈欣一篇文章的标题〈科幻,是在一艘即将倾覆的船扬起了风帆〉,其实大陆的科幻是在二00六年科幻热潮将退之际,刘慈欣一人撑起另一波高潮,刘慈掀本人也曾在书信中提到,担心这波高潮只是一个泡沬。我想,影像科幻主导科幻的发展是没错的。

我后来查询才知道,这位发言者是顾均正的孙女顾备(《沙丘》译者),上海交通大学学士,美国麻省理工博士,现定居新加坡,还组织科幻社团,可谓家学渊源。

              

  一路走来的科幻   几多幽暗灿烂

 

顾均正对于熟悉中国科幻史的人来说,是中国第一位科幻先行巨擘,在一九三○、四○年代写过六篇科幻小说,在当年是中国科幻史的创举,抗日战争写的〈和平的梦〉讲到美国受到催眠电波的侵扰把敌国当友邦(影射日本),后来被谍所破,与敌国血战到底。评论家郑军推赞顾均正在三四十年代的背景下,已经将中文科幻提升到了当时科幻小说的世界水平;但郑军颇为不解的是,五十年代,中国科幻第一次大潮兴起时,顾均正担任科普出版社编辑,却绝口不提曾经写过科幻小说,还是叶永烈在八十年代初,从故纸堆里翻出来,才免于佚失。

 

我可以试着回答郑军的问题:顾均正经过一番思考,时过境迁,做为科学版面的编辑,体认到科幻难以登上科学的大雅之堂,所以畏缩不表态了。老实说,要不是看到今天大陆有这么多的科幻支持者,我自己下意识里总有卑微之感,吴岩在他的《科幻文学论纲》劈头第一章就是〈做为下等文学的科幻小说〉,击中了科幻的要害。中国大陆从上世纪五0年代以来,科幻发展经过几次高低潮,一路走来几多幽暗灿烂,如今是回归市场机制决定了。

 

星云奖或世界华人科幻协会,正在着手建立〈科幻人名录〉包含括个人照片、作家和作品简介,类似维基百科的方式,由作者本人登入填写数据,以方便交流。我与顾备女士的简短对谈,事先不知相互背景,也就错过再深入交谈的机会。

             

       《纳米魔幻兵团》上市   签书会签到四十年前的书

 

十一月一日在万有市集的签书会,我看到了自己在希望出版社的科幻中篇小说《纳米魔幻兵团》,摆在摊架上,这是第一本先在大陆出版而台湾未出版的中篇青少年科幻,也是成人科幻,多年来我一直认为科幻是介于成人与儿童之间的文学,从史蒂芬史匹柏的电影常以儿童或青少年为主角可以印证这样的概念。我的小说也故意以青少年做主角,小说写的是纳米智能机器人的组合之后遭遇的故事,背景跨越了两岸。 

 

 我在签书会上遇到一位读者拿着我最早(1969年12月)在台湾出的一本《一○一○一年》原版科幻小说来给我签名,本书出版之时,两岸都还未有「科幻」一词流行。

 

与我通过数以百千计电子邮件、以科幻文学史名重海内外的郑军,来到希望出版社摊位,与我谈到天津的企业家预备投下巨资成立《科幻cube》媒体公司,这是立足于纸媒、网络、手机同时发展,兼顾文字、图片,面向成人,连结影视、旅游、游戏、模型,关注科幻社会名流、科技界、文艺界、产业界、政界里面的人,需要原创科幻小说和剧本。这些年来,郑军是致力于科幻与科学文化产业的可敬作家。他认为科幻市场其实很大,越来越大,但是被现在的中国科幻人做小了,很多大型科技厂商都希望能与科幻挂上钩,但科幻圈很少有人知道该与他们沟通。

 

         华人科幻发动机董仁威老师  费心联络出版

            

被称为华人科幻的发动机的董仁威老师,他的费心联络,在我飞往北京之前得悉清华大学出版社打算出版我的《歌丽美雅》长篇科幻,讲的是美国没落以后的美洲世界,人口控制问题,富裕的强国与贫穷的弱国之间的关系,肉体人类的最后赋予了新生命,活在计算机与机器人体内,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大于科学意义。董老师也为我和张系国拿到了过去发表作品的稿费,事后知道是透过律师发函才争取到的。

 

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雒华小姐去年在太原的星云奖科幻大会与我交换了名片,之后也有电邮交流,本年的星云奖大会她也获入围最佳科幻编辑,刘宇昆的小说《思维的形状》责任编缉就是她,她与我在中间剧场外的阶梯迎面相遇,她叫住我,后来到附近麦当劳谈了二小时,让我感到科幻文学出版在今日电子媒体的侵袭下,能突破重围,得有一番毅力和作为,但清华出版社有不同的事业单位,她并不知道我的书正要签约出版。

 

十一月二日的星云奖晚会,飞氘与我走红毯,阶梯高,我必须克服自己肺部开刀之后肺活量的不足,讲话太急上气不接下气是常事,爬高更是障碍,飞氘 与我同行,他发现了我的情况也放慢脚步。听说一千人的门票都卖光光。大刘写的科幻话剧成了序幕,话剧对科幻作者的困境作了幽默的表述,科幻作者都很宅,大刘的心境我在多年前就经历了。

 

大刘小刘(刘慈欣、刘宇昆)两位进入国际科幻文坛的大师相会相拥,为华人科幻展开新页。当纸本书出版在台湾已日渐走下坡之际,被称为媒体先知的麦克鲁汉(Herbert Marshall McLuhan)1970年代预言的印刷媒体五十年后没落,我在星云奖大会却看到了灿然而升的希望。作家当如大刘小刘啊。

华文科幻之火继续燃烧吧!

 

台湾作品好成绩:

平宗奇短篇科幻金奖  伊格言、贺景滨长篇科幻银奖

 

2014年的科幻星云奖台湾这边有平宗奇的系列短篇小说「智能型人生」和我自己的介于通俗与学术的四百页论述《科幻文学解构》分别获得最佳科幻短篇和最佳科幻评论奖(我与吴岩合得),平宗奇也获得最具潜力新人奖银奖。如果有人好奇问我,没有人给稿费,为何我花这么大的力气写这东西,我要回答的是:台湾的医院、行政单位、游览区、美术馆、家庭扶助中心、导盲协会、宗教团团体….数不清的义工默默服务人群,我的写作有如科幻义工吧,付出多,得利几乎零,只是默默的在做我喜欢做的事!一方面也反应了台湾自二十一世纪初以来文学出版的不景气。

 

提名星云奖长篇科幻有:伊格言《零地点》写台湾的核能灾变,是继一九八六年宋泽莱的《废墟台湾》之后的科幻现实主义之作;贺景滨《去年在阿鲁巴》是科学与文学结合的精品,苏健轩《完美基因》具有悬疑性的生技科幻,还有科幻同好唐澄炜《超复刻!怪兽点名簿》优美的散文笔触描写童年到长大着迷于怪兽科幻的心路历程。被推荐为最佳科幻图奖和科幻迷奖。最终入围并获得银牌奖的是伊格言和贺景滨作品,伊格言本来决定参会,因为十月间他有另一活动到北京,但星云奖却到十月底十一月初举行,让他颇感遗憾。

 

伊格言,本名郑千慈,笔名来自知名加拿大籍导演艾腾·伊格言。伊格言为台湾当代重要新世代小说家之一,与同世代作家许荣哲、高翊峰、李志蔷、李崇建、甘耀明、王聪威、张耀仁共同组成「8P」。由于他原先攻读的医学和心理学背景,之后转读中文,加上他的诗人气质,得以在主流文学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位具有医学背景的苏健轩(中山医学大学心理系学生),对于北京星云奖大会也非常期待,却因有事缠身,报名最后几天才宣布放弃,他的处女作《完美基因》,已撑握了长篇科幻的组织力,假以时日可以成为明日之星。小说讲的是一个被框架的家庭、一个被框架的世界,甚至连身体都是以「完美」为由而被蓄意构筑利用。一对双胞胎兄妹,经过基因的交换之后,科学让两人的生命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艾尔的一切都非常完美,聪明的脑袋配上俊美的外表,本质破败,接踵而至的冲击洗刷一切,在发现真相的过程中,洗脱出一个全新的生命,发现完美原来不完美。

 

薛西斯(林明萱)〈宇宙列车〉提名最佳科幻短篇,小说记述父亲卧病六年,最后搭宇宙列车做长程太空旅行,父亲还穿着内里补补补丁丁的大衣,在银楼变卖了婚戒,从医院附近的太空站走了(很像是象征父亲生病去世走了),母亲跟着搭宇宙列车去寻找呼唤父亲,毫无着落,迷失在黑暗中漂浮。

象征父亲久病亡故回归宇宙,母亲跟着去 寻找父亲,有其深刻抽象意涵,作者在这一思维上聚焦,有其「象征」意义,小说里叙述主人翁是列车驾驶,遇到一个长得很像父亲的礼帽男带着妻子的深度冰冻头胪(应该是父亲的化身和象征),期待妻子有天睁开眼看星云海,凄美悲壮。作者是台湾高雄人,1990年生。曾获2013年角川华文轻小说大赏铜赏、第九届温世仁百万武侠小说大奖长篇组三奖、第十二届宗教文学奖短篇小说组二奖。

 

默渠(许文伟)《奥蒙战记1-4》参选长篇科幻,小说内附作者许多精美的彩色插图,描写遥远的未来的星球殖民地──失落的少女在挫败的侦搜任务中,陷入了悲剧渊源的原点,结识了一群相互支持的朋友,为了反抗强大势力的剥削而奋斗。对于未来星际移民所发生的人类事故,作了恢宏的表达和探索。作者 是台北市人,自由图文创作者,毕业于日本东京设计专门学校,从事专业精密插画绘制,也涉略平面美术设计,原为广告公司美术创意也是专业的3D绘图插画师;喜爱海洋活动,热爱科幻文学,在旅行和潜水活动中体验大自然的美妙。

 

唐澄炜《超复刻!怪兽点名簿》参选最佳科幻图书、最佳科幻迷奖,作品旨在唤起童年般的阅读趣味,以及那时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渴望,对于海底铁金刚、百慕达三角、外星搜奇以及神秘消失事件、异次元、怪兽哥斯拉、有新世纪福音战士、世界末日绝版珍藏书籍介绍。 唐澄炜,1981年生,台南艺术大学音像纪录与影像维护研究所毕业。从小藉由阅读各种科普书籍认识世界,但也因为其中参杂的超自然现象、世界恐怖怪谈等内容,而留下强烈的恐惧印象。2011年完成以怪兽迷为主题的纪录片《大怪兽台湾上陆》,描写1990年代盗版乱象中怪兽迷的独特成长经验。曾于台湾立报撰写专栏〈古今书房〉,介绍并评论稀有的盗版、绝版科幻书籍,藉以重现80后独有的童年奇想与回忆。

 

宝利玛《22世纪机动对决》一部悬疑的科幻成长小说,写未来台湾总统由机器人担任,以求公平治世,但总统创始人因为压力过大而自杀身亡,她留下遗言,遴选出一间公司负责后续的总统建构工作。14岁的蓝萌身为总统创始人蓝心希的独子,他一直希望成为「决策工程师」,也代表参加了设计总统蓝图的比赛。其中一题是设计一个「如母亲般的机器人」和「男朋友」,没有母亲才14岁没谈过恋爱的蓝萌如何面对?--作者宝利玛,自称是不想爆肝身亡的病弱工程师,隐身在某生技公司的高耸象牙塔中,与神秘实验仪器跟诡异化学物品为伍,曾于08年以《宅女正太喵》获选铭显小说新人奖,并出版系列故事八集;09年以《纯洁营销》获选第九届倪匡科幻小说奖第三名;10年以《邪恶伯爵的美丽游戏》获选东立星小说佳作;12年《终极机动城市》获选为明日猎星轻小说二奖。

 

 

(星云网独家稿件,转载须注明出处 科幻星云网 www.wcsfa.com)

喜欢 1 收藏 0 评论
分享

精华评论

总计 1 个记录,共 1 页。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最末页
0/140
*
由创企科技提供成都网站建设.成都网络营销
Copyright 2011-2015科幻星云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2024304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川B2-20120098

登录科幻星云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