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召开董仁威主编《科普创作通览》新书发布会
《科普创作通览》新书发布会合影(第一排:左起吴岩、李瑛、董仁威、杨虚杰、松鹰、李乔;第二排:左起杨多文、石顺科、颜实、卞毓麟、苏青、甘本祓、甘夫人;第三排:左起管嫣红、成全、尹超、徐扬科、x、李茂荣、龙爱芳、沙锦飞、y)
董仁威感谢《科普创作通览》功臣
2014年10月24日晚上7时,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科学普及出版社和中国科普研究所协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基础科学与高技术委员会承办的《科普创作通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中国科普作协有史以来举办的规格最高的新书发布会之一。
《科普创作通览》分上下两卷,全文76万字,由董仁威担任主编,松鹰、尹传红、陈俊明担任副主编,全国24位著名科普作家、科普理论家历时8年打造,是1983年《科普创作概论》问世以来,30年间出版的唯一大型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普读物,填补了我国新世纪科普创作人才培养教材的空白,已被列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教育部联合兴办的全国高层次科普专门人才培养教学用书。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院士为该书作序,对该书予以高度评价。他说:“由董仁威主编,松鹰、 尹传红、 陈俊明等24位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及海外华人的著名科普作家、科普理论家、资深编辑和教授撰写的《科普创作通览》,即将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分六编三十九章,76万字,全面回顾了我国科普事业和科普创作的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展示了不同历史阶段涌现出的杰出科普作家和他们的代表性著作,系统阐述了科普的理论与方法,并通过典型事例,细致地介绍了科普创作的经验以及科普与社会、科普与人文、科普与艺术等方面的关系与渗透,其内容之丰富,资料之详尽,可谓《科普创作通览》,是从事科普工作的重要学习读本和培养科普创作人才的很好教材。”
刘嘉麒院士还说:“借此机会,我热烈祝贺《科普创作通览》即将面世,感谢该书的全部作者又为我国科普界撰写了一部力作,增添了新的光彩。”
海外华人著名科普作家甘本祓在看了全稿后,评价《科普创作通览》道:“《科普创作通览》的编纂是科普界的一个基础建设,它是一部承前启后的经典,是把科普与文学、科普与艺术、科普与人文、科普与生态、科普与经济、科普与社会等联系起来的桥梁,是对我国科普界的历史和现状、人物和作品、深度和广度、继承和创新、水平和功力、影响和贡献等的一次严粛的回顾与审视,是一部值得仔细研读的好书。”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刘嘉麒,副理事长卞毓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石顺科,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基础科学与高技术委员会主任、《科普创作通览》出版主要策划人颜实,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基础科学与高技术委员会主任苏青,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助理杨虚杰,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旅美微波技术专家、著名科普作家甘本祓;《科普创作通览》主编董仁威,副主编松鹰、尹传红,《科普创作通览》编委及作者代表吴岩、李乔、沙锦飞。《科普创作通览》策划及责任编辑、科学普及出版社基础科学图书事业部副主任王晓义,科学普及出版社基础教育部主任徐扬科,以及正在参加中国科普作家协会35周年庆的许多代表,放弃了看珍贵纪录片《盘丝洞》的机会参加会议,座无虚席,科普高手济济一堂,共庆全国几十位科普作家,科普理论家历时8年创作的科普创作通览问世。
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助理,副总编辑杨虚杰主持了大会。刘嘉麒理事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感谢科普创作通览的全体作者为社会奉献了这部好书。他语重心长地说,科普需要登顶之作,现在,中国科普界出了不少精品,但缺乏精品中的精品,顶峰之作,希望大家都来创造攀登科普创作的顶峰之作。卞毓麟副理事长高度评价《科普创作通览》,他以物理学的四种力作比喻,说,完成这部著作很不容易,需要作者有魄力、能力、毅力、功力。他还用生动的语言,解读了著名海外华人科普作家甘本祓写的推荐语。
董仁威在会上作了发言,主题词是两个,感谢与不足。他说:“《科普创作通览》是一部集体创作的大书,由一批不计名利的,具有奉献精神的热血‘科普志愿者’合力构建而成。在这里,我要感谢的人很多,一是感谢我们写作团队的所有成员,感谢副主编松鹰、尹传红,陈俊明,审校赵健,他们与我一起对作品进行了六审六校,感谢吴岩、刘兴诗、郭曰方、陈积芳、李乔、沙锦飞、戚万凯、黄继先、张文敬、杨再华等24位作者和编委,他们为本书奉献了一生积累的创作经验。除了这些作者,还要感谢那些因体例需要而被删除的原《科普创作通论》的十几个作者,《科普创作通览》的成功有他们的一份功劳,并向他们说一声抱歉、对不起。特别要感谢老前辈汤寿根先生,他为该书的前身《科普创作通论》的写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二要感谢科普出版社的知心朋友,社长苏青,原总编辑颜实,编辑室主任徐扬科、王晓义。特别是颜总,他自2007年看好科普创作通论后,不管有什么风言讽语,爱心不改,全力促成了科普创作通览的出版。还要特别感谢的是责编王晓义,三年来,他克服了无数困难,终于使本书问世。三要感谢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感谢石顺科秘书长为我们在中国科普作协30年庆大会期间,精心安排了我们这个新书发布会。四要感谢刘嘉麒理事长为我们作序,感谢甘本祓大哥为我们写推荐语,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励。五要感谢那些反对者,他们从另一角度给我们提出了改进本书写作的思路,使我们出的书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科普界负责,对历史负责。谢谢!谢谢!……”
董仁威还对该书的特点及书中的不足进行了重点论述,他说:“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方针。我们传承了老一辈科普作家为科普作品制定的三性,即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原则。 但对这三性原则,我们又进行了现代阐释,提出了创新理论。比如,本书副主编、科学哲学教授陈俊明对何谓科学进行了深入的论述,指出,不能轻率地地给科普科幻作品戴伪科学的帽子,应贯彻实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在10月25日举行的中国科普作家协会35周年庆中,刘嘉麒理事长在回顾中国科普作家协会35周年所取得的成就的工作总结中,将《科普创作通览》列入协会的重要成果之一。工作总结中提及的四川会员作品还有:刘兴诗的《讲给孩子的中国大自然》和松鹰的《电子英雄》。(李茂荣)
理事长刘嘉麒院士感谢作者
卞毓麟副理事长趣谈“四种力”
颜实总编辑笑谈与《科普创作通览》的缘分
三“伯乐”面对新作笑逐颜开(左起刘嘉麒、卞毓麟、苏青)
主持人杨虚杰热情澎湃
秘书长石顺科干实事低调做人
责编王晓义高调做事雄心勃勃
苏青社长叙衷肠感人肺腑
副主编尹传红赤子之心感天动地
吴岩哥们情怀义薄云天
创新与困惑--编撰《科普创作通览》的几点体会
董仁威
经过八年多的努力(2006~2014),在全国众多科普作家的参与,以及中国科普界、出版界的大力支持下,80余万言的《科普创作通览》终于由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
笔者在担任《科普创作通览》主编的过程中,与全国许多著名的科普作家与理论家进行科普创作理论的探索,除了30多年前出版的《科普创作概论》以外,没有太多可供参考的科普创作理论书籍可供参考。笔者同全国多位作者主要凭30多年来在进行各类科普作品的实践活动中,提出了一些创新的理论,如科普作品的分类方法、科幻小说与科学小说的鉴别上提出了创新理论,但由于理论探索不够充分,这些理论多少带着一些经验主义的色彩,这使笔者对科普创作的三性原则的阐释,科普作品分类的模糊性,科幻小说与科学小说鉴别研究的理论探索等方面,产生了许多困惑,并提出一些急待理论工作者解决的课题,以期在《科普创作通览》再版时,汲取理论工作者研究科普创作通论的成果为营养,提高该书的理论深度和内涵。
一、在科普创作“三性”原则上的传承与创新
1983年,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组织高士其、叶永烈等30位著名科普作家共同编写,由章道义、陶世龙和郭正谊主编《科普创作概论》,并于当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近30万字、约60章节,围绕着科普创作的基本概念和分门别类的创作方法,进行了详尽而明确的阐述,成为逾30余年影响力最大的科普创作理论经典,为培养中国的科普创作人才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在这30余年中,中国的科普创作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急需一部科普创作理论著作来总结这期间科普作家和理论家在科普创作理论与实践中取得的成果,以指导21世纪的科普创作,为新世纪的科普创作人才培养提供教材。
我们自不量力地自觉挑起了这副重担。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的方针。
为了传承老一辈科普作家和科普理论家的研究成果,我们特别邀请了《科普创作概论》的作者之一,原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科普创作的理论权威之一汤寿根,审查我们的文稿。他对我们的文稿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使我们坚持老一辈科普作家为科普作品制定的三性,即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原则。 但对这三性原则,我们又进行了现代阐释,提出了创新理论。
1在思想性方面的创新
在思想性方面,论述了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与科普创作的关系,强调科普作品不仅要传授科技知识,还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并阐释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1在科学性方面的创新
在科学性方面,论述了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的界限,强调不要滥用伪科学一词,主张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指出:
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其间标准何在?甚至有无标准?远非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事实上,正像未知的现象永远困惑着人类一样,对这些未知现象的归属划分,也一直是个困惑,甚至永远是个困惑。对于一般人的认识,一般认识的反映,有着一点或几点这方面的困惑倒也无伤大雅,而对于以宣传科学为己任的科普创作,却是个绝大的问题。任何一种科普创作的文本,其中承载了什么样的内含?那些内含是科学的,还是非科学的,甚至是伪科学的,这内在地决定着该文本的价值大小甚至有无。很难设想一篇被称作“科普”的作品,最后竟然没有涉及公认的“科学”,反倒涉及伪科学甚至反科学。
⑴萨加德、帮格等人的“多元标准”
在科学的划界问题上,最早有亚里士多德的“确实可靠性”标准。现代,著名科学哲学家、被广泛誉为“20世纪最伟大哲学家之一”的卡尔·波普,独辟蹊径地提出了“可证伪”的标准。当代,出现萨加德、帮格等人的“多元标准”,认为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标准不仅是复杂的,而且是多元的、非单一的。在他们看来,划分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必须得先弄清做这样的划界的背景、对“科学”的界定和评价以及“科学”与其他知识的差异等。没有这样的前提,划界本身难以进行。很明显,事情不仅没有变得愈来愈简单,反倒变得愈来愈复杂。这再次说明,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的确不是那么的简单与清爽。这并非是非科学家、科学哲学家们的脑子不够用,也并非是他们只是一时还没有找到那个标准;而是不得不承认,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绝对明确的、确实无疑的、完全公认的、永不变更的标准,其实原本就是不存在的。
⑵科学划界问题的复杂性决定着运用的严肃性
正是在上述意义上,我们千万不可将某种我们未解或未知的东西,尤其是不要轻易把某种崭新的观点和学说,某种未曾见过的理论、观点、命题等,打入“非科学”的另册,更不能轻易将其定为“伪科学”。为此,有必要坚持至少如下三个“要”。
一要郑重使用“伪科学”。有人简单地把“伪科学”说成是“打着科学的旗号骗人”,如上所述,这其实是十分可疑的标准和说法。何谓“科学”,何谓“非科学”,目前也很难有个定论,“打着科学旗号”就更难定准了。大量实践证明,盲目地、冲动地、简单地、武断地用时下的“科学”去判定某种理论、观点和方法的“非科学”或“伪科学”,其本身就违反了科学精神,就是不科学的。因为科学研究本身不应该禁区,换言之,没有什么事物不可以被研究;科学的成长也有个过程,任何科学都不是一开始就成熟到无懈可击。一度的“不科学”甚至“伪科学”,变成后来的“科学”或“大科学”,历史上并不少见。拉卡托斯这句话很有道理,值得认真咀嚼:“即使一个陈述似乎非常‘有理’,每一个人都相信它,它也可能是伪科学的;而一个陈述即使是不可信的,没有人相信它,它在科学上也可能是有价值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3月)
二要郑重断定“不科学”。在“科学”地位崇高,“科学”几乎独霸话语权的今天,很多时候,“科学”或“不科学”的使用,已经大大超过对某种学说、理论、观点等的客观界定,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正确”与“不正确”、“合理”与“不合理”、“先进”与“落后”,甚至“革命”与“反动”层面。亦即由事实和判断,进入政治和道德的判断。如果作如此判断的人或机构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和道德话语权,就极大地可能对那些被判定为“不科学”或“反科学”的理论及其主张者,采取完全背离科学的对待。在科学史上,人们所熟知的教会借口哥白尼学说是“异端邪说”开除了他的教籍,苏共以孟德尔的学说“不科学”而迫害了所有孟德尔论者(例如处死了瓦维洛夫院士),都是典型的严重违反科学精神的做法。拉卡托斯曾忧心地指出,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不全然是一个书斋里的哲学问题,而是一个与社会和政治息息相关的问题。
三要尊重其他文化的存在。在科学正式登临历史舞台之前,其它文化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早已存在。这至少说明,在历史上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类曾经生活在无科学的世界里。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绝不是人类生活的唯一,更不是人类精神的唯一。人类繁杂的生活领域,人类浩大的精神世界,不仅允许愈来愈丰富和发达的科学存在,也允许同样愈来愈丰富和发达的其它文化存在。这是今天以及未来,无论科学怎样发展,无论怎样发达,其它文化和知识,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仍然不可替代,仍然会发展与发达的根本原因所在。今天西方的反“科学主义”(scientism)论之所以广有市场,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之所以到处与科学相抗衡,进而形成所谓“科文大战”或“科玄大战”,其根本原因也在这里。
⑶科学划界问题对科普创作的启示
既然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那么复杂、那么难以定论,科普创作就不应当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到有意无意地“划界”上。科普创作是为了以普及的形式向公众介绍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的功能、科学的地位、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所采用的,应当尽可能是科学家集团所公认的结论性、定论性的内容。换言之,普及什么样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的功能、科学的地位、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等,是由科学家集团决定,而不是由科普作家自己来定。在这个意义上,那些将主要使命和任务放在批判“伪科学”、“反科学”、“不科学”,甚至用在批判“迷信”之类的作品,不是也不能是科普作品;其努力不是也不能是科普创作。
既然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那么复杂、那么难以定论,就应当允许科普创作有错、科普作品有误。一些人由于片面认定“科学即无错”、“科学绝对正确”,就认为科普创作也不应当有任何错,科普作品也不应当有任何误。这显然恰恰是一种非科学的态度。上述可知,就连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界线人们都很难找到权威的划定,科学史也告诉人们科学在历史上总是有错的,科学的普及——科普——又怎么可能无错无误呢?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哲学事实上也为人们评价科普创作和科普作品提供了一个另面标准。
既然科学与非科学、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那么复杂、那么难以定论,就应当允许科普创作涉及科幻,或者就应当把科幻创作和科幻作品放到科普创作和作品范畴。一直有“科幻不是科普”的声音,主要是认为科幻在科普的“四科”或“五科”内容中很难直接找到生根处。其实,科幻所表达的内容,不过是“未来可能的科学”或“即将的科学”,在这样的语境里,其本身就包含了“未来的可能不科学”或“即将的非科学”。在这里,是不可以简单以未来在科学性上的有无或成败来定现实的科幻的。事实上任何科学都曾以“不科学”的方式存在,任何科学都曾被人质疑过其科学性,换言之,任何科学都曾以“幻想”的方式存在,科幻由此得到堂堂正正进入科普殿堂的通行证。
3在艺术性方面的创新
除了通俗性以外,还强调趣味性,并论述了理趣、情趣、谐趣、童趣、奇趣五类趣味的内涵。指出:“趣味性是科普作品的‘灵魂’。那些味如嚼蜡的作品,不能算科普作品。体现趣味性,可以有两种方法:运用逻辑思维,发掘科学技术内涵的趣味性;运用形象思维,以文艺(文学与艺术)的手段来融汇表现趣味性,其最高的境界是“文理交融”。趣味性可分为理趣、情趣、谐趣、童趣、奇趣五类。
二、在科普作品分类方法上的创新
科普作品分类方法方面,提出了分讲述体和文艺体两大类35种科普作品的分类原则及标准。
1传统的科普作品分类方法
科普作品的分类,一贯沿袭的是知识性科普读物、技术性科普读物、少年儿童科普读物、科学文艺、科学家传记、科技新闻、科普广播、科普美术作品、科教电影和电视等类别(章道义等:《科普创作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这种分类的依据不够精确与系统,例如有的是依据体裁分类,有的是依据受众对象分类,有的是依据传播媒介分类等。
2创新的科普作品分类方法
《科普创作通览》尝试用一种简洁的方法将其归为两大类,一大类为讲述体的科技应用文,一大类为文艺体裁的科学文艺作品。
这是以科普创作的体裁来分类的。科普创作的体裁主要有:讲述体和文艺体两大类别。讲述体通过通俗的讲解、叙述来介绍某种科学知识或应用技术。一般行文平铺直叙,大都要求从不同侧面穿插历史、联系生活,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地介绍科学技术知识。
文艺体是运用文学艺术的形式来记述或说明某些科技内容的一种创作体裁。它寓科学技术于文艺之中,把叙事、描写、抒情和议论不同程度地结合在一起。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文艺手段来宣传科技知识和科学思想,富有感染力,使科学较易为人们所接受。
将与文学体裁挂钩的科学文艺作品提炼出来,其余与文学体裁无法挂钩的便属于讲述体的科技应用文。如科普短文属于讲述体;科学小品属于文艺体。
3叙述体科普作品鉴别表
序号 | 体裁 | 一级鉴别特征(是否科普作品) | 二级鉴别特征 | 三级鉴别特征 | 四级鉴别特征 |
1 | 叙述体科普作品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
1-1 | 浅说类科普文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通俗 | |
1-1-1 | 科普短文(又称豆腐干科普文)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通俗 | 短小精干 |
1-1-2 | 知识性科普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通俗 | 通俗性、系统性 |
1-1-3 | 问答类知识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通俗性 | 问答式 |
1-1-4 | 对话类知识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通俗性 | 对话式 |
1-1-5 | 动手动脑类知识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讲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通俗性 | 动手动脑式 |
1-1-6 | 互动性知识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讲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通俗性 | 互动式 |
1-1-7 | 科技史话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讲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通俗性 | 科学思想、方法、精神 |
1-2 | 趣谈类知识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趣味性 | 以趣味性为核心 |
1-3 | 科学报告文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通俗性 | 科学方法 |
1-4 | 实用科技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实用性、时效性 | |
1-5-1 | 工程类实用科技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实用性、时效性 | 受众:工程技术人员等 |
1-5-2 | 农村实用科技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实用性、时效性 | 受众:农民及农业科技人员 |
1-5-3 | 生活类实用科技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实用性、时效性 | 受众:大众 |
1-5-4 | 医药保健类实用科技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实用性、时效性 | 受众:病员及大众 |
1-6 | 百科类知识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知识的完整性 | |
1-6-1 | 综合性百科类知识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知识的完整性 | 综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知识 |
1-6-2 | 自然科学百科类知识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知识的完整性 | 自然科学知识 |
1-6-3 | 社会科学百科类知识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知识的完整性 | 社会科学知识 |
1-6-4 | 小百科(手册)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知识的完整性 | 小规模 |
1-6-5 | 百科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知识的完整性 | 中等规模 |
1-6-6 | 大百科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知识的完整性 | 大规模 |
1-6-7 | 辞典类知识读物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工具性 | |
1-7 | 科普演讲辞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鼓动性 | |
1-8 | 科技新闻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新闻性 | |
1-9 | 益智类科普读物和玩具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思维的新颖性 | |
1-10 | 信息类科普作品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信息载体(多媒体、网络、手机)为鉴别特性 | |
1-11 | 科普评论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评论 | |
1-12 | 科普理论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叙述体,不属于任何文学体裁 | 理论 |
4科学文艺作品分类鉴别表
科学文艺作品分类鉴别表
序号 | 体裁 | 一级鉴别特征(是否科普作品) | 二级鉴别特征 | 三级鉴别特征 | 四级鉴别特征 |
2 | 科学文艺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
2-1 | 科学散文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散文 | |
2-1-1 | 科学杂文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散文 | 杂文 |
2-1-2 | 科学小品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散文 | 小品 |
2-1-3 | 科学随笔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散文 | 随笔 |
2-1-4 | 科学报告文学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散文 | 报告文学 |
2-1-5 | 科学考察记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散文 | 科学方法 |
2—1-6 | 科学家传记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传记 | |
2—1-7 | 科学故事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故事 | 不带科学幻想色彩的故事 |
2—1-8 | 科学寓言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寓言 | |
2-2 | 广义的科学小说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小说 | 借助科学视野而完成的文学作品 |
2-2-1 | 狭义的科学幻想小说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小说 | 不以普及科技知识为目的,重在培养读者的科学想象力。 |
2-2-2 | 广义的科学小说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小说 | 以普及科技知识为目的。 |
2-2-2-1 | 科普式科幻小说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小说 | 是以科普为目的,主要描绘对过去未解科学难题及未来科技发展的推测和预测。 |
2-2-2-2 | 科普小说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小说 | 是以科普为目的,通过虚构,虚实结合,主要是对已有的科技知识或科学假设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普及。 |
2-2-2-3 | 科学家故事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小说 | 通过虚构,虚实结合,编织科学家的故事,主要是对已有的科技知识或科学假设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普及。
|
2-2-2-4 | 科学故事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小说 | 是以科普为目的,通过通过虚构,虚实结合,编织实有的科学故事,主要是对已有的科技知识或科学假设及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的普及 |
2-3 | 科学童话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童话 | |
2-4 | 科学诗歌(词、赋)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诗或词、赋、歌词 | |
2-4-1 | 科学诗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诗 | |
2-4-2 | 科学童谣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童谣 | |
2-4-3 | 科学赋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赋 | |
2-5 | 科普(表演)文艺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曲艺、歌曲或戏剧 | |
2-6 | 科教影视广播作品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媒体:影视或广播 | |
2-7 | 科普美术作品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美术 | |
2-8 | 科学文艺翻译作品 | 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 | 文艺体,属于文学体裁之一种 | 翻译 |
三、科普作品分类的模糊性
我们提出的科普作品分类方法,遇到各类科普作品难以明确定性的困惑,特别是各类作品间有许多边沿性类别的问题。
我们要求科普作品要有三性: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即便是讲述体的科技应用文,也要求它有文彩,有艺术性(表现为通俗性与趣味性)。因此,许多科普文就很难划分它是一般的科技应用文,还是属于科学文艺类的科学随笔、科学小品。
茅以升的《桥话》便是一例,该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归入科技应用文一类,但按其文学性,亦可列入科学小品、科学随笔之列。但大致还是能区分开两大类作品的,不会有人将实用技术读物划入科学文艺类作品,也不会有人将科幻小说划归科技应用文。
四、科幻小说与科学小说鉴别研究的理论探索
什么是科幻小说,什么是科学小说,中国一直争论不休,没有结论。《科普创作通览》表述了各方意见,并由吴岩、汪志和笔者(不代表任何流派),分别提出了出了自己的鉴别理论。
1吴岩论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是“科学幻想小说”的简称,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
科幻小说是一种叙事性文学作品,它的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通过想象力打开了人类通向宇宙的大门。
由于它历史悠久且写作实践丰富,科幻小说常常很难定义。一种常见的说法是,科幻小说属于通俗文学,而通俗文学的特点是较少刻画人物和较多关心情节。但这种说法经不起推敲。像获得诺贝尔奖的作家多丽丝·莱辛,就创作过人物可圈可点的作品。她的小说《玛拉和丹恩历险记》中的两姐妹形象就很生动传神。
在西方科幻史上,科幻小说曾经被冠以多种不同的名称出现,这些名称包括科学浪漫小说(scientific romance)、科学奇幻小说(science fantasy)、脱轨小说(off-trail story)、变异小说(different story)、不可能小说(impossible story)、科学的小说(scientifiction)惊异小说(astounding story)等。最终,科幻小说的名称被确认为科学小说(science fiction)。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在西方这一公认的概念中并没有独立的幻想成分存在。
中国科幻小说中的幻想成分来自俄文的转译。也就是说,俄国科幻文学的定义中有一个单独的幻想成分存在。
通过对中文文献的文本考察,可以发现多数来自翻译或本土生成的定义都可归纳如下面四个族类。
将科幻小说当成一种科普读物的定义方式,在前苏联和中国享有广泛的支持。将科幻小说当成一种科普的工具的说法,虽然貌似非常合理,但其中却存在着众多的疑点。首先,科幻文学是一种小说类作品,具有人物和情节。为了使作品更加具有小说的吸引力,作者不太可能将大量的精力放在科学普及方面。而科普读物是对科学技术内容的通俗化并以此达到科学传播目的的作品。将科幻当成科普,在创作目的和创作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更重要的置疑来自读者的接受心理。毋庸置疑,的确有少量读者以学习科学为目的去阅读科幻小说。但不可否认,多次调查的结果都证明,科幻读者主要的阅读兴趣还不在学习科学知识。很少有人想通过科幻学习数理化等基础学科,也少有人采用这些去试图掌握纳米技术、电脑科技或航天技术等高技术内容。即便是非常喜爱学习科技知识的读者也会谈到,感受科学带去的奇迹和未来的状况才是他们阅读科幻文学的原因所在。
否定了科幻文学的科普功能,不能否定这种作品在认知方面的作用。因此,一类定义者循着这个观点出发,将科幻文学定义为一种广义认知性作品。广义认知族类的特点是将科普族类的基本范畴进行了扩散,而使其远离传播科学这一中心,而将认知过程的审美特点展现出来。这样的认识已经比科普族类仅仅具有功能性的观点出现了很大发展。但是,强调认知的愉悦性其实也才仅仅是科幻文学美学的一部分,对这个文类的真正全面描述,仍然没有有效地获得。
除了上面两种主要的科幻定义派别,在科幻文学领域中,还有一种比较有影响力的定义方式,那就是将科幻文学定义为描述某种替代的世界。替代世界族类的科幻观念,将科幻小说定义为创造某种可能性和替代世界,这种观点的核心是讲述变化,认为变化是科幻小说主旨。吴岩认为,将科幻文学确认为替代世界的文本,在很大程度上涵盖当今科幻小说的所有方面。他曾经撰文指出,世界科幻小说200年中的主要成就是发现了四个世界:空间、时间、心灵和电脑网络。但是,指认出作品中所描述的世界也不能将科幻文学的本性定义清楚。
科幻小说定义的第四个、也是最重要的族类,认为科幻文学的主要特征是谈论科学对社会的影响。著名科幻作家阿西莫夫(Isaac Asimov)认为,科幻小说是文学的一个分支,主要描绘虚构的社会,这个社会与现实社会的不同之处在于科技的发展性质和程度。科幻可以界定为处理人类回应科技发展的一个文学流派。
以科学技术对社会造成影响的方式定义科幻小说,免除了科幻文学是科普读物的基本想法,从这一全新的意义上理解科幻,为其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找到了出路。拉普(William Rupp)曾经对英语文学专业教授进行科幻定义的询问,发现48%的抽样者都认为,科幻小说是“试图去预测未来技术进步对社会影响的一类故事。”
这一定义可以清晰地解释一大类科幻作品。这类科幻作品的特征是描述科学造就的奇迹或灾难,并阐述这种奇迹或灾难给社会、人性造成的影响。我们以阿西莫夫的系列小说《基地》为例。这部作品前后总共出版了5部,时间跨越1万3千年,空间跨越2千5百万个星球组成的世界,人口跨越覆盖1000的6次方!如此宏大场面所展现的社会生活,给科幻文学屹立于文学之林创造了绝好的范例。
吴岩在研究了科幻小说的各种定义后,提出:科幻小说隶属于文学,应该是文学中的一个关于探索与科学相关的神奇现象领域的、出具有警世作用的文类。
这个定义,涵盖了科幻小说的各种分支,是对科幻小说广义定义最清楚、简捷的阐释。
2董仁威的科普式科幻小说理论
目前,对科幻小说还有一种狭义的阐释。在中国流行的科学小说与科幻小说概念中,两种概念常常混淆在一起,以至于有“科学小说是没有幻想的小说、科幻小说不是科普作品”等理念。
在创作实践上,中国的科幻小说和科学小说都在发展。因此,有必要提出鉴别两种类别的标准。
董仁威认为,可以把是否以科普为目的为基本特征来鉴别这两类科学小说的分支,将不以科普为目的的科学小说归类为狭义的科幻小说,而将以科普为目的小说,包括部分科幻小说,以及非幻想类科学小说归类为科学小说。即狭义的科幻小说定义为:“科学幻想小说(英语:Science Fiction)简称科幻小说(英语:Sci-Fi),不以科普为目的,主要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它的情节不可能发生在人们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础是有关人类或宇宙起源的某种设想,有关科技领域(包括假设性的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
注意,在这个定义中,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科幻小说中的科学或技术是“想象”的,是有关科技领域的某种“虚构”出来的新发现,并非现成,已有定论的科学技术,是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想象”和“虚构”是其中的关键词。
刘慈欣的长篇科幻小说《三体》是这种狭义科幻小说的范本。从科学幻想的设计看,刘慈欣的《三体》中虽然充满了科学,到处都是大段大段的科学原理,极为深奥,但你要以为他是在普及科学知识,可以从他的书里学到科学原理,你就上当了,而且大错特错了。刘慈欣书中的科学原理,几乎全是他想象的、他发明的、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从书中的人文科学,到书中的自然科学,莫不如此。
刘慈欣在《三体3》中,设计了一个人类避开黑暗森林打击以求长存的掩体计划,就是我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这个计划“以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四大巨行星为掩体,避开黑暗森林打击的太阳爆发计划在四大行星的背阳面建设供全人类移民的太空城,这些太空城紧靠各大行星,但不是它们的卫星,而是与行星一起绕太阳同步运行,这就使得太空城一直处于四大行星的背阳面,在太阳爆发时受到行星的屏蔽和保护计划建立50个太空城,每个可容纳1500万人左右其中,木星背面20个、土星背面20个、海王星背面6个、天王星背面4个”。除了我们列举的“小宇宙”“掩体计划”外,《三体3》中刘慈欣创造的科学和技术随处可见,比如四维碎块、四维向三维的跌落、黑域(低光速黑洞)、曲率驱动飞船、阶梯计划、引力波发射系统,等等。这些虚构的理论,要是放在20世纪80年代,一定会被戴上“伪科学”的帽子,被批得“狗血淋头”。现在,时代进步了,科幻被定义为“与科学有关的幻想小说”。
刘慈欣这些关于理论物理学绚丽的想象,吸引了千千万万读者,开启了他们的科学想象力。
纵观科幻小说发展的历史,证明,正是这种逻辑性并不强的,以创新思维为特色的科学幻想,启迪了人类的科学想象力,挣脱现有科学理论的一切束缚,促使人类创造科学的新天地。这有从凡尔纳、威尔斯到阿西莫夫、克拉克等著名科幻作家的事例,从冲出地球的科学幻想到实现宇宙飞行,从潜入水下航行的科学幻想到潜艇的出现,从隐身的科学幻想到隐形飞机的出现等等无数众所周知的事实为证据。
许多科学幻想小说都可用“科学幻想小说是描写想象的科学或技术对社会或个人的影响的虚构性文学作品”来概括。
然而,这个定义却把一大批科幻小说排斥在外。这就是以普及现有科技知识以及以这些知识为依据去预见和推测若干年后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为特征的“科普式科幻小说”。比如,郑文光的《从地球到火星》《太阳探险记》,就是一种“科普式科幻”小说。
这是郑文光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写作的一批“科普式”的科幻小说,以《从地球到火星》《太阳探险记》为代表。那时,郑文光主要致力于在新中国的环境中引入科幻文学。1954年,郑文光发表了新中国第一篇科幻小说《从地球到火星》。以后,又发表了以《太阳探险记》为名结集的几篇科幻小说(包括《第二个月亮》《太阳探险记》《征服月亮的人们》等)。这些科幻小说,实际上是一种挂着科幻小说名义的科普读物。《从地球到火星》写了一个故事,也塑造了那么几个人物,可是故事情节是比较简单的,人物形象也是比较单薄的,它实际上只是构筑了一个幻想故事的框架,而把有关宇航、火星的科学知识充填到里面去。
当然,科学小说不仅有科普式科幻小说一种形式,它应该是多元化的。从笔者多年的创作实践中,体会到,科普小说、科学家故事、科学故事等与科普式科幻小说一样,均可以归纳在科学小说的范畴内。
本来,在西方世界,从来就只有科学小说(science fiction)这一概念,科学幻想小说是前苏联作家的概念。有趣的是,前苏联作家创作科学幻想小说的的目的是普及科学知识。
苏联著名评论家胡捷就曾指出,“……它是用文艺体裁写成的。它用艺术性的、形象化的形式传播科学知识”。另一位著名的苏联评论家李赫兼斯坦几乎用同样的语言写道:“科学幻想读物是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工具”。
在中国,科幻文学的早期理论家是鲁迅先生。鲁迅在1903年创作的《月界旅行·辨言》中指出,“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很显然,鲁迅眼中的科幻小说就是一种科普读物。
然而,在科学小说的发展史上,科学小说自1818年以玛丽·雪莱的《弗兰肯斯坦》面世为标志诞生以来,经法国人儒勒·凡尔纳和英国人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威尓斯称其为“Scientific Romance”,科学的浪漫幻想)发展,加上前苏联作家将其冠上“幻想”之名,这种文学体裁得便以丰富的幻想著称而列入浪漫主义文学之林。而那些仅以科普为目的、没有幻想成分的科学小说虽在继续发展,但被掩没在以绚丽的想象为特色的科幻小说大海之中,不再引起人们的注意。
但是,以科普为目的科学小说,包括那些科普式的科幻小说,没有幻想成分但有虚构成为的科普小说、科学家故事、科学故事,均在发展之中。
因此,重新定义科学小说,研究科学小说,重塑科学小说形象,让科学小说在实践中发挥它独特的作用,很有必要。
在国外,关于科学小说的研究近年来有了进展。除了斯坦福大学化学教授卡尔.德杰拉西创造了“内有科学小说”这种排斥重新定义的科学小说外,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育学部的教授还带领孩子开发出一种“科学写实小说”(science faction)。其实上述两类作品主要想做的,还是真实呈现了当代科技的风貌,而对多种可能性问题,不那么看重。
我们认为,科学文艺创作本来就是无边界的,任何尝试都可以作出良好的结果。从多个侧面对科学普及或科学传播作出贡献的所有叙事文学作品,都是值得提倡的。
3汪志的科学小说理论
在中国,我国四川绵阳学者汪志长期致力于科学小说理论的研究。
1962年,仅有17岁的汪志在当时的“三年自然灾害”过后就萌生了以科学技术抵御灾害的想法,而通过科学小说来宣传和普及科学知识就成为了他的理想。1966年,他写下了《科学小说的时代精神——看科教电影的启示》,正式提出科学小说的概念。1981年,汪志创作了《科学小说浅谈》,系统地讲述他对科学小说的认识。如今,他以自己倡议、组织成立的绵阳市科学小说研究会为基地,并建立了“科学小说网”,继续宣传自己的文学理想。
汪志在《论科学小说》中将科学小说定义为:这里所说的“科学小说”,不包括也不等于科学幻想小说。
它是指这样一种小说形式,就是根据主题的需要,将有关的科学知识(它是目前实实在在的科学原理与学问,而不是幻想,当然有科学依据的推测和科学设想包括在内。)也恰如其分的描述出来,即深化了主题,又传播了科学文化知识,称之为科学小说。它是小说,就符合小说的一切要求,又称“科学”就有科学的依据。它和科学幻想小说、推理小说、侦探小说、哲理小说等等一样,同属于小说的一种体裁形式。
科学小说具有它自己的一些特点:
①它是“小说”,因此具有小说的特点。它是通过对人物、情节和环境以及对深化主题必需的科学知识描绘,来反映生活和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②它是“科学”小说,因此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就一定有科学的依据,是符合科学发展规律的。这些知识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科学原理与学问,而绝不是臆测和幻想。这些知识在小说中有利于人物的成长,典型人物的塑造,主题的深化,同时也可以为读者学习和利用。
③“科学小说”中的科学推测和设想都有以科学为依据,绝不同于“科学幻想小说”和其它形式小说中的“幻想”。严格地说,它是要求站在科学家的角度,去预见和推测若干年后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而这种预见和推测,像科学小说中的其它科学知识一样,都有着科学的依据,并不是任何人的臆想。
一篇科学文艺作品至少必须具备上述第一、第二两点才能称之为科学小说。一篇好的科学小说,不仅应该给人们以思想教育,美的享受,还应该受到科学知识的启迪。当然,它不能也不可能取代任何教科书,而只能像其它小说一样,使人门从中领悟到一些可以领悟到的真知。
4董仁威的科学小说理论
董仁威认为,科学小说不应排斥“科学幻想”,应把以科普为目的“科普式”科幻小说纳入科学小说的范畴。这本来就是凡尔纳等倡导的科学小说重点发展的方向。
董仁威认为,科学小说的本质特征就是用小说作工具,达到科普的目的。“利用小说普及‘五科’,是中国科普作家的一大发明。用科幻小说的形式来达到科普的目的,是科学小说重要的形式。”
因此,董仁威对科学小说下这样一个定义:“科学小说是以科学普及为目的,以小说为载体的一种文学形式,是‘科学文艺’的重要品种。”
董仁威将科学小说分为四类:科普式科幻小说、科普小说、科学家故事、科学故事等。理由是什么呢?
董仁威认为,科学与小说是一对矛盾体,科学是不允许虚构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编织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同时,小说是一种“虚构的艺术”,它可以虚实结合,编织故事,来达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可以说,没有“虚构”,便不成其为小说。
他说,科学与小说是一对矛盾体,科学是不允许虚构的,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小说是四大文学样式(散文、小说、诗歌、戏剧)之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编织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同时,小说是一种“虚构的艺术”,它可以虚实结合,编织故事,来达到反映社会生活的目的。可以说,没有“虚构”,便不成其为小说。
“虚构”是小说与传记,报告文学等文学体裁的区别之一。科学与小说这两个互为矛盾的概念怎么统一在一起呢?小说是载体,它通过塑造人物,编织故事来达到普及科技知识的目的,因此,可大胆虚构。真实的或虚构的人物通过真实或虚构的情节,虚实结合。科学则不能虚构,必须是已有的科技知识或科学假设,以及由此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推测和预测。
科普式科幻小说的故事是未来社会的虚构,但其中的科学却是现有的科学知识,或由此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推测和预测。
科普小说的故事是对现实社会的虚构,但其中的科学却是现有的科学知识,是实有的。
科学家故事的人物和主要情节是真实的,但一些情节和细节是虚构的,而其中的科学是现有的科学知识。一般的科学家传记作品却是不允许虚构情节的,这是它与科学家传记作品的主要区别。
科学故事的人物和主要情节是真实的,但一些情节和细节是虚构的,其中的科学是现有的科学知识。它与科学家故事的区别是,小说中的人物不一定是科学家,而已与科学技术有关的人、地、事、物为主角,讲述有关科学技术发现、发明及应用的故事。
5极待研究的科普创作课题
由于主编理论水平的限制,加上许多基础理论工作研究不够深入、成熟,对科普创作的三性原则的阐释,科普作品分类的模糊性,科幻小说与科学小说鉴别研究的理论探索等方面,还有许多困惑作者并急待理论工作者解决的课题。希望有更高的专业理论工作深入研究这些课题,以期在《科普创作通览》再版时,汲取他们研究科普创作通论的成果为营养,提高该书的理论深度和内涵。
精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