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日报
10月27日,第三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在成都四川科技馆热闹举行,北京蝌蚪五线谱网站责任编辑高超却有点失望:“来迟了,本来我们希望承办下届颁奖活动,来了才知道承办权已经被人抢先取得。”就在前一天,国内25家相关企业和出版机构的代表在成都组建全球华语科幻科普产业星云联盟,同时,来自山西的希望出版社、北京的科学普及出版社分别承接下2013、2014年的颁奖活动举办权。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是总部设在成都的“世界华人科幻协会”设立的年度大奖,经过在成都三度开奖,已经完成了品牌初创。此番“星云奖”走出四川,显示来自科幻创作世界的文化产业链初露端倪。(记者 黄里)
繁荣之后的市场拓展
今年科幻星云奖专家评委会轮值主席韩松介绍:“今年参选的作品量很大,有210部作品入围,作品的特点丰富,显示了科幻创作的繁荣。”
繁荣背后,科幻文学正在积蓄文化产业的力量。今年颁奖前,大奖获得者之一王晋康的最新科幻小说《血祭》在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举行了首发式。这部小说以成都金沙遗址和广汉三星堆遗址为历史背景,以科幻悬疑小说的方式将一个古老的猜想呈现给读者。不过,据记者了解,《血祭》的创作还有另一层背景,作为“命题作文”,该书本身就是为古蜀文明两大遗址的宣传而作。科幻小说与现实需求如此的接近,反映了科幻创作期待在更广范围扩展影响力,成为文化产业新亮点的渴望。
科幻创作,需要一种务实的专业精神,更需要引入市场的手段。“目前,我们基本上只有为热爱而创作的科幻作家,鲜有为版税而创作的科幻作家,科幻出版业也比较散、杂,并没有形成产业气候。”《科幻世界》副主编姚海军说。
此番全球华语科幻科普产业星云联盟的成立就是期望改变这种现状,推动科幻产业发展。前期为了整体推进图书出版,联盟将10个出版项目分别配置到各个加盟出版社,期待以整体的努力来拓宽市场。
突围还需更多努力
作为一项没有政府参与的评奖活动、科幻星云奖基本依赖社会的捐助支撑。比如,去年活动的主要赞助者是成都的原创小说网站“看书网”,其负责人个人出资为颁奖活动提供了5万元资助。“今年我们为颁奖活动资助了两万元。”明年颁奖活动承办方、希望出版社副总编辑杨建云坦言,如果只靠科幻协会和作家们自己的努力并不够。
可喜的是,这一切有望改变。科幻星云奖为科幻创作打下的基础已经有了品牌效应,并得到国内知名出版机构青睐。此次四川文艺出版社首次拿下了一部科幻小说的出版权,其市场部主任李真真告诉记者:“这是一个我们以前忽略的图书类型,接下来,我们会利用出版社资源,让科幻文学的市场之路走得越来越好。”
受众群体也越来越被重视。过去两届“星云奖”颁奖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追求圈子内的“学术性”,而今年“圈子”已经打开,更多关注了普通科幻迷的需求。“作家收藏品、作品拍卖”、“科幻动漫秀”、“科幻微电影展播”和“著名作家群体签售”等新板块成了普通读者的嘉年华,不少科幻迷也因此从全国各地赶来。业内人士认为,夯实受众基础,是为科幻产业发展打好“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