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西西弗书店
2011年11月12日
来自未来的信息
未来人:姚海军、墨熊、何夕、王晋康、吴岩、舒伟
访问目的:来现在考察和交流
主持人杨枫(代表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和《科幻世界》杂志)介绍未来访问者
发言人朱寒冬(代表安徽文艺出版社)警告不要擅自触动未来作品
留下未来时代的物品
姚海军:《经典的真身》
墨熊:〈红蚀》
何夕:〈人生不相见》,〈达尔文陷阱》
王晋康:〈与吾同在》
吴岩:〈西方科幻文论经典译丛》
在没有智子监控的情况下出现了“倒提《三体》”的勇敢小学生
张之杰、吴岩、姚海军、刘兴诗、杨平
论坛之后大家照相留念。可惜李伟才等几个人没赶上
星云奖故事之三:华人科幻作家考察北川
来到北川
回想某个时间
凭吊和缅怀
北川中学:旗杆之外你几乎看不到什么中学,以为地貌一直如此,但在巨石的覆盖之下……
在北川能看到空间、时间,以及人与大自然交往的那些尴尬难言的瞬间
主持人:严锋(复旦大学教授,大陆)
吴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大陆)
题目:三体对中国科幻的挑战
姚海军(《科幻世界》杂志主编,大陆)
题目:当下科幻的困境与机遇
韩松(科幻作家,大陆)
题目:今后十年写什么科幻
王晋康(科幻作家,大陆)
题目:科幻构思应是科幻小说的内在推动力
李伟才(科幻/科普作家,香港)
题目:科幻创作中的超然视角与人文关怀——中、西科幻作品的一个初步比较
刘慈欣(科幻作家,大陆)
题目:重建对核心科幻的信心
立原透耶(科幻/奇幻作家、翻译家,日本)
题目:来自日本科幻协会俱乐部的信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2011年度会员大会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工作报告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成立两年来,在董仁威教授的大力指导和亲自参与下,在各位会员的积极协助和认真实践中,重点完成了六项任务。下面分别将这六项任务向大家进行简要汇报。
首先是实现了会员发展的日常化,让更多喜欢科幻、乐于奉献的华人科幻作家能及时参与到协会中来。
目前,协会在内地的会员总数为88人,其中内地会员情况为四川26人,北京24人,重庆8人,上海6人,河南和江苏各2人,山西、山东、云南、广西、陕西、湖南、吉林、天津、浙江各1人。在大陆以外及世界各地的会员总数为10人,其中,香港地区3人,台湾地区2人,美国地区2人,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各1人。
在会员发展方面,协会本着专业性与群众性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期待入会的会员应该在科幻领域有所建树或对本地科幻事业的发展有所贡献,另一方面则希望遏制协会向精英化发展的趋势,使更多喜爱科幻、期待为华文科幻事业贡献力量的人加入进来。在发展会员方面,协会的谨慎和积极两个方向的选择,是对事业和协会发展整体考虑而确定的。期待大家对这个方针进行更多讨论,以便指导今后的协会发展工作。
其次是协助各地开展交流活动,提高创作水平。
协会建立之后,各地分别组织当地会员进行了一系列研讨。在成都、重庆、北京、上海等地,这样的研讨举办得积极且气氛热烈。大家不但讨论创作本身的问题,还对科幻事业、科幻产业在中国的发展畅谈自己的看法。这些看法有的在后来形成了文章发表,有的则通过各种渠道被采纳并直接影响了科幻发展。参加会议的一些非会员也在这样的活动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有的随后也加入了协会。可以说这样的交流对会员的创作、出版、事业生涯规划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目前看,活动的形式仍然较少,还希望大家能献计献策,找到更多、更适合协会开展的活动。我们也希望各地的活动能够通过协会通讯相互交流,相互分享。
第三是创造条件,组织和协助出版发表作品。
科幻协会会员的一个重要需求,就是有更多渠道发表自己的作品,且让自己的作品获得更大社会影响。在这方面,协会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董仁威教授和姚海军主编,在这个方向上替大家进行了大量、有价值、有成果的努力。董仁威教授主编的《中国科幻小说精品选》(四川人民出版社)、《星潮—中国新生代更新代科幻名家新作选》(重庆出版社)、《流浪地球—中国科幻星云奖奠基作品选》(人民邮电出版社)和姚海军主编的《经典的真身》等著作都是将会员作品向社会推广的工程。新作者的《红蚀》,也是协会协助出版的。据悉,目前还有更多编辑和推广计划。当然,在作品和作家的推广方面,我们的前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也希望会员朋友提供更多建议。
第四是组织评奖,建立优秀作品的升级推广机制。
协会的最重要工作是每年组织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华语星云奖的评选。第一届评选通过会员投票和专家参与终决的形式,评出最佳作家、各类作品和群体等奖项。颁奖大会的成功举行,使整个协会获得了更多社会关注,更使青年作家获得了积极向上的动力,许多作者表示,下一年要用自己的作品来争取获奖。这样,就通过协会的促进,形成了优秀作品的升级机制,同时,也促进了作品在各地的推广。如香港出版公司就将谭剑会员的获奖印在作品封面,推进了销售。这个作品今年已经登陆大陆,估计也会取得积极的促销效果。目前,第二届华语科幻星云奖的评奖已经结束,明晚将举行颁奖活动。在第二届评奖过程中,完善了评委轮换制度、参选者回避制度等保证公平和多元化的措施,期待能继续获得会员和社会的好评。
第五是强化信息交流,互通信息。
协会从建立之初,董仁威教授就将他原有的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通讯中分离出一个专门的科幻协会通讯。不定期快速通报各地讯息。此外,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和科幻与创意教育研究中心还不定期出版了《中国科幻研究》。两个刊物相辅相成,一个更具信息性,一个更具学术性。覆盖了协会会员信息关注的主要方面。目前遇到的问题是,信息资源不够,还需要大家更频繁地反馈各地的活动信息,提交各自对协会发展的想法。《中国科幻研究》将从明年起发行苹果IPAD版和相应的网络版,逐渐实行网上期刊化。目前,豆瓣、果壳等多个公司都同意销售该刊物。期待大家继续投稿。
第六是不断完善协会章程,稳定协会的法律地位。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是世界华人科普作家协会的一个分会,没有独立法人资格,是二级的分会,所以,会长等都还属于一级分会的指派。但为了保证协会的法律地位,社会登记和注册等文件都是完备的。我们还期待大家对章程修改做更多建议,让协会更好地为会员服务,也更好地为中华崛起的大目标服务。
感谢在上述工作中付出了积极努力和作出了杰出贡献的董仁威教授以及其他各位的辛勤工作,没有你们的努力,就没有协会两年发展的成果。
在未来,协会期待在上面几个方面继续努力,能更多获得科幻从业者的认可和加盟,使活动越办越好。在这方面,我想提出几个优先考虑的问题,供大家讨论时参考。
首先,继续做好以星云奖为核心的科幻升级、推广活动,将这个活动从简单的评奖,扩大到形成一个对优秀创作模式的倡导,对优秀作品的推广,对行业的促进的完整体系。这其中,首先是要继续加强评奖机制的探索,要全面提高获奖作品的质量和水平。要认清只有在评奖作品选拔中坚守优质标准,才能使奖励更多在读者和社会上得到认可,也才能使更多企业或工益组织认清它们可以投入并积极参与到共同举办中来。这一点还希望大家继续提供想法,我们期待能在3-5年之内打造出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平台,从而将这个奖励的影响力推向世界。(例如,现在仍然是华语的奖励,但我们期待能是一个华人的奖励,不分语种。)在赞助方面,应该感谢四川期刊集团和《看书网》。
第二,继续做好全球会员的发展。协会期待使大中华文化圈中的科幻作家、爱好者都能获得滋养。除了内地会员外,同时期待跟香港、澳门、台湾以及海外各地的华人科幻界进一步建立良好关系,期待能有更多会员加入。在这方面,还期待海外会员多多提供宝贵意见。
第三,创建平等、透明、服务的组织文化和工作文化。坚决反对协会只为少数人服务,只成为少数人的宣传平台。民主程序评出的星云奖,才是协会判断作品优劣的标准。我们倡导所有会员的平等性,都是协会重要的宝贵资源和重要组成。要通过这次会议建立起协会会长副会长等的轮换制度,让更多人参与到为大家服务和管理中来。在这方面,期待大家更多提出建议。
以上是我们对前阶段工作的一个汇报和对下阶段工作的一个简单设想,期待大家提出更多建议、意见,为今后一年的工作计划制定打下良好基础。
谢谢诸位。
核弹女孩给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一封信
刘慈欣老师,亲爱的大刘:
您好!
首先我想代表您众多的粉丝,包括遍布世界各地以及社会各阶层的磁铁,正在通过智子观察着我们的三体星人,宏宇宙中的智慧生命、以及量子态下的观察者们,向您衷心地正式地说一句,谢谢!谢谢您把这么宏大而壮观的三体世界带给我们。我想建议在场的各位,以及在看新浪视频直播的各位,把热烈的掌声,送给我们的神,大刘。
我是核弹女孩,我出现在2008年1月出版的《三体I》第189页到212页,可惜出场没多久,就被大史施了诡计干掉了。这个在书中的龙套角色,就是我在微博上的ID,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从今年3月开始,微博上出现了“三体-叶文洁”统帅,然后其他的同志们也渐渐出现了。我们一共有四个罗辑、三个云天明、三个艾AA,还有程心、1379号监听员、常伟思将军、章北海政委、斯科特舰长、刘晓明中士……当书中人物基本被发掘完之后,同志们还毅然开始扮演蓝色空间号、墓碑上的蚂蚁、罗辑的子弹等等……我们在线上用角色的口吻说话,重现着书中带给我们的感动和震撼,发挥自己的想象共同建设着新的情节,同时也分享着自己的喜怒哀乐。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一个小小愿望:让您的角色一直活着。因为您说,科幻,是一种生活方式。
是的,科幻,的确在每一天改变着我们的生活。2008年底,我的一位朋友、前索尼爱立信的生产管理者辞去了待遇优厚的工作,开始做自己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他开了一个科幻主题书店,叫做星之所在,开业纪念日恰好就是昨天。3年后的今天,星之所在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科幻书店之一。今天他也坐在这里,见证着各位科幻大师们的加冕。我相信此刻,他内心里的那个热爱了科幻近20年的孩子,正在蹦蹦跳跳地开心着吧。而我自己,从高中之后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看科幻小说。是三体让我重新体会到读科幻的巨大幸福感。那是种视野瞬间被无限扩充,整个世界变得无比广阔并充满了无穷可能性的刺激和快乐。俄国哲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是的,大刘,您都做到了。
虽然生活不是戏剧,未必每一个人都会因为看了科幻,而产生什么惊天动地的改变,但至少,在忙碌的生活中,我们会因为科幻而记得仰起头注视星空;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我们仍然珍惜心中那个奇妙而纯净的世界。我们提醒自己,对于生活现象,冷静客观,用善于分析的头脑,做强观察者;而对于坍缩成量子态的爱和美好,我们保留着纯真的心,用内心来感受。因为“真正的美眼睛是看不到的,它没有色彩和形状,只有想象力才能看到它。”
我曾认为身为一个科幻迷,注定要做茫茫宇宙中一颗孤独的恒星,同好难寻。但当我进入了您为我们创造的平行宇宙中,却惊喜地发现繁星灿烂,知音云集——我们已经找到了组织,而您正是我们的桥梁。
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我们爱幻想,更热爱生活。我们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一群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磁铁。在这里,衷心地祝愿大刘,时时能够得到主的眷顾。更衷心地祝愿科幻迷们能够找到更多聚集的平台,中国科幻事业可以更加发展繁荣。
祝贺所有的星云奖得主,今晚,宇宙为你们闪烁。
核弹女孩
2011年11月12日于中国成都
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
80后科幻迷孙悦给科幻作家王晋康的一封信
亲爱的老王:
当您笔下的王亚当乘着他的“夸父号”宇宙飞船回归地球向人们诉说着他的传奇经历时,很遗憾,我还只是一个懵懂的孩子,一个宇宙之于我只是白纸一般的孩子。时间推移,当白纸开始斑斓时,我接触了科幻,接触了您的文章,于是这些色彩便跳跃成鲜活的图像,世界开始生动起来。
03年,旧书摊,一本被人翻得破旧的《科幻世界》,让我第一次接触了王晋康,第一次接触了中国科幻。《水星播种》,几亿年前的人类在水星放养了生命,而如今的索拉人类在文明的启蒙阶段背负着世世代代的原罪……朴实的语言流露着一位饱经沧桑老人的经验与反思,汇聚成一股无名的感染力刺激着我的每一处神经。“我看呆了,心中有黄钟大吕在震响,那是深沉苍劲的天籁,是宇宙的律动”文章中的话或许能够表达我当时的感觉。自此,我牢牢记住了一个名字:王晋康,同时也记住了一种被称作科幻的文学。我开始不间断地买《科幻世界》,最为期待的,便是您的作品。《泡泡》、《养蜂人》、《终极爆炸》、《决战美杜莎》……每作品都让人思索,使人留恋。
科幻以科学技术为依托,但并不代表他会因为让人费解的科学名词而枯燥无味,您完美的理解了这点。您的作品,在我看来是最富人情味的,因为您无时无刻不在思索,思索人性,思索这个已知抑或未知的世界,并将科学技术融入在深深的人文关怀和朴实的语言中,看似高深的科幻文学带入普通人群。岁月的积淀之于作品更是彰显智慧光芒的闪烁。
一晃已经七八年的光景,正如《一生的故事》中所讲,“岁月就像水一般汹涌,无始也无终”。我已不是当时懵懂的孩子,我也不再只是认为世界的色彩永远鲜艳,可是我却依旧在您的作品中思索,苦苦追寻,在广阔星空中追逐自己的梦想。
茫茫宇宙中,我们只是一粟,但我会永远记住教会我仰望星空的人。当我抬头看天时,我才会忘却世俗的黑暗和痛苦,因为指引我的人用温暖的人性之笔为我描绘出纯真与晴明。他摊开手掌,用岁月蚀刻出的纹路指引出通往圣洁天域的方向,告诉我们,光明就在那里。在他的眼中,我看到希望,看到向往,看到光亮。我知道,即使自己坠入深渊,溺于深潭,也会有一双手始终等待被我牢牢抓住,他轻抚过成长的伤痛,岁月的疏离,慈祥的对我们说:“孩子,别怕,我在这里。”
是啊,他在,永远在,陪伴我们穿过黑暗丛林,淌过破碎山河,并最终到达宇宙的无垠。我看到他跳跃着,被温暖包裹着的心,只有这颗纯真的心灵,才能用人性之笔,为我描绘出这片星空。
我知道,抬头看天,月亮在笑,王老师,谢谢您!
孙悦
2011年11月12日于中国成都
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
90后科幻迷常微给科幻作家何夕的一封信
亲爱的何夕先生:
您好!
人生不相见,大梦醒参商两茫茫;长夜十亿年,东方白来客鬓如霜。二十年弹指间挥过,纸上的何夕也从让人热血沸腾的大英雄变成了一个有着睿智笑容的贤者。不变的,是那份对科幻的执着,和带给我们的震撼和感动。
有人评价王晋康先生是中国科幻的大地,刘慈欣先生是中国科幻的天空,那么在我看来,何夕先生就是变幻莫测的云彩,总会在不经意间化成万千奇迹,你一抬头,便是一个世界。
罗素说,对爱情的渴望,对真理的追求 ,和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是他活着的原因。而我们之所以这般痴迷科幻,其原因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科幻中,我们可以体会史诗般的爱恨纠葛,可以证明子虚乌有的定理,更可以思考人类和宇宙的未来。这是科幻的魅力,是科幻无法被代替的独特魅力。
我想我可以用“荣幸”这个词,来形容我生活在有何夕先生的文章相伴的年代。我至今还难以忘记,那个看完《天生我材》后无法平静的晚自习,连同当时图书馆宽大的桌子和占据了两个书架的科幻图书。对当时的我来说,这是另外一个世界。感谢何夕先生,给我展示了科幻无与伦比的精彩,带我走入这个弥散着无数光辉的秘境。
此后,我一部一部的开始读起何夕先生的作品。从91年92年,我出生的那个年代开始补习,到99年正式以“何夕”这个名字再次震撼世人后的绚烂,再到10年的《十亿年后的来客》,11年的《人生不相见》。每一次让我们感动,每一次给我们启迪,每一次被我们期待,都证明何夕这两个字,包含着让我们成长让我们疯狂的力量。所以我们知道,科幻不老,何夕不老。
感谢何夕,您让我们理解了对爱情的渴望究竟是怎样的让人疯狂,这种疯狂之美,《爱别离》。
感谢何夕,您让我们明白了对真理的追求会有怎样的力量,这种力量之重,《伤心者》。
感谢何夕,您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心会让我们做出如何大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反过来又会怎样影响我们这个世界。不用我再列举,每篇科幻都充满着对人类现状的怜悯和其前途的思考,您完整的诠释了在“科学幻想小说”这个表皮下,科幻究竟应该有怎样的内涵。
感谢您,何夕先生。
我拙劣的文字和没有时间沉淀的情感始终过于苍白,再多的词汇和再多的句子只会让人感觉到语无伦次,无法表达出您作品对这个时代的重要。但是我渴望着,和千千万万的幻迷一样,想要表达您带给我们的美好对我们而言是多么重要,想要表达我们对您和您的作品充满着怎样的感激之情。我想这已足够,在科幻的名义下,一切形式都会被理解。
感谢您,何夕先生。为您入围本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而感到由衷的高兴,期待您写出更多更让我们感动的作品!
常微
2011年11月12日于中国成都
第二届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颁奖典礼